治疗白癜风误区 http://m.39.net/pf/a_4673886.html
进入冬季,天气日渐寒冷,幼儿机体适应能力下降,造成呼吸道、消化道传染病的蔓延扩散,一旦发生传染病,极易造成传播流行,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加强传染病的防范意识,提高预防知识水平,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都有哪些预防小知识吧!
流
感
1.概述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在发病前三天传染性最强,病毒随着打喷嚏、咳嗽或说话喷出来的飞沫传播。是由流感病毒
2.临床表现
起病急骤、高温、畏寒、咽痛和干咳,少数患者可能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3.预防护理
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服,增强户外活动提高抵抗,勤通风,注意个人卫生。
水
痘
1.概括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是儿童期出疹性疾病,经过飞沫或接触传染,临床特点为皮肤黏膜相继出现和同时存在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等各类皮疹,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冬春季节多发,水痘对于新生儿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是致命性疾病。2.临床表现潜伏期12—21天,一般为14—16天,前驱期可有轻度发热、头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上呼吸道炎症等表现;出疹期时间一般在发病同时或1—2天内出疹,顺序先见于躯干、头部、渐延及面部及四肢,呈向心形分布,皮疹初期是红色斑疹,继之丘疹,而后为疱疹,常伴有瘙痒。3.预防护理注意消毒与清洁,对接触水痘疱疹液的衣服、被褥、毛巾、敷料、玩具等,根据情况分别进行消毒。同时患者还要注意勤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定时开窗,保持空气流通,尽可能的让阳光照射,有利于杀灭空气中的病毒。
流行性腮腺炎1.概括
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冬春季,儿童多见。临床上以发热、腮腺肿胀疼痛为特征。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潜伏期14—25天,平均18天。
2.临床表现
起病急,畏寒高热、头痛、咽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数小时或1—2天后腮腺开始肿大,一般先一侧肿大,1—4天后累及对侧,也有双侧同时肿大。肿大腮腺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边缘不清,局部皮肤发亮紧张,灼热但不红,有弹性感及触痛,张口、咀嚼或吃酸性食物时胀痛加剧,肿胀于1—3天内达高峰,持续4—5天逐渐消退。
3.预防护理
加强口腔卫生,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早、晚刷牙,饭后及时漱口等。免疫力低下者,也可用过氧化氢溶液或氯己定溶液清洗口腔。
手足口1.概述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多发,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及肠道病毒71型。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玩具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后亦可感染。
2.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可无皮疹,典型皮疹表现为斑丘疹、丘疹、疱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疹内液体较少,不疼不痒,皮疹恢复时不结痂、不留疤。
3.预防护理
做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尽量少让幼儿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传染机会。注意幼儿的营养、休息,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风
疹
1.概述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低热、全身皮疹为特征,常伴有耳后、枕部淋巴结大。好发于冬春季,1-5岁儿童多见。传染源为风疹病人,经空气飞沫传播。
2.临床表现
常有发热、头痛、咽痛、流涕等轻微前驱症状和枕骨下、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约1~2天从面颈部开始出现淡红色斑疹、斑丘疹,24h内蔓延躯干、四肢。皮疹特点是历时短、消失快。躯干部皮疹可融合,四肢皮疹散在不融合。一般第3天皮疹迅速消退,不留痕迹,有时可有轻度脱屑。
3.预防护理
接种疫苗是预防风疹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流行季节减少在公共场合的出入,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及湿度,保持空气新鲜;个人衣被要勤换、勤洗、勤晒,防止病原微生物孳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个人体质。
更多精彩内容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