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及早发现,及早干预,坚持专业治疗都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家长应该形成合力,对孩子出现的一些变化多观察,多理解,共同呵护孩子的心灵。
什么是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有广义和狭义的概念。广义的心理问题,是指孩子在发育过程中,随着不同年龄段,出现偏离正常的情况。这些问题不一定是严重的心理障碍,而是在每个阶段每个孩子都会出现的轻微的心理问题。
狭义的心理健康问题就是比较严重的,显著影响了儿童社会功能的一些异常心理和异常行为,被纳入心理障碍和精神障碍分类中,成为儿童精神心理障碍。
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有哪些情绪障碍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怖、强迫等临床表现,如分离焦虑、广泛焦虑、社交恐惧症以及抑郁症等。
行为表现异常如不遵守纪律和规则、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等,像大家熟悉的注意力学前多动障碍、品行障碍、对立违抗障碍等。
发育障碍包括广泛和特殊的发育障碍。广泛的发育障碍包括精神发育迟滞、孤独谱系障碍等。
如何发现孩子存在心理问题表现一:过于激烈、持续的情绪情绪是每个人都有的,正常人身上也会出现很激烈的情绪。但如果出现了过于激烈的情绪,或者情绪持续时间太长,又或者是在一般情况下,一般人都不会出现的情绪反应,孩子却表现得很明显。
譬如和别人社交的时候,孩子会表现得过分紧张,会尽力避免和别人有社交行为,对上台发言充满恐惧等。
孩子们在焦虑、紧张的时候,会有各种表现,包括一些小动作、坐立不安、很难和其他小朋友继续进行良好的人际关系等。这些情绪变化都在提示成人,孩子可能存在心理问题,需要帮助。
表现二:不符合道德规范和社会准则的行为
这可能是最让老师们头疼的。例如打架、威胁、折磨、骚扰他人、校园欺凌、虐待动物、破坏他人财物,甚至纵火、偷窃、逃学、说谎成性等。
出现这些问题时,我们不要简单地怪罪孩子品性不好,家庭教养不好,还要考虑孩子是不是存在心理上或者精神上的问题。
需要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