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在党旗下成长middot

“在党旗下成长·讲述身边党员故事”第九期

张博,蒙古族,年12月入伍,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毕业于昆明消防指挥学校,现任内蒙古消防救援总队训练与战勤保障支队副支队长。他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一次,个人“二等功”一次、个人“三等功”三次,集体“三等功“两次、年被评为呼和浩特市十大杰出青年、年荣获“十大青城消防卫士”荣誉称号、年被评为“全区优秀人民警察”并多次被总队支队评选为灭火救援先进个人、训练标兵。

从刚踏入军营的那天起,张博同志就深刻的认识到消防部队是和平年代最危险的一支兵种,时刻都面临生与死的考验,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作为消防兵,没有真本事不行。作为消防指挥员,更需要高素质和高水平。所以张博同志始终刻苦钻研消防业务、认真学习各类火灾特征及扑救方法。训练场上率先垂范,首先从自身做到严要求、高标准。第一个上训练场,最后一个离开,同战士一起摸爬滚打,手把手的给战士纠正动作,指导训练。每次参加救援行动后,都要及时地组织中队参战官兵认真研讨,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在实战中不断提升。

多年以来,出入了数以千计的火灾救援现场,多次参加了具有影响的灭火救援战斗,抢救遇险群众上百人。在每次战斗中,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用实际行动践行“能打仗、打胜仗”的战斗标准。

在年4月8日的准格尔旗油罐火灾,张博同志与中队官兵多次冒着生命危险近距离接近着火罐体,向指挥部及时反馈相关信息,掌握现场第一手详实的资料。在第二阶段战斗中,指挥两只泡沫枪阵地,冒着可能再次发生突然爆燃的危险,踏着没膝的深水,与火舌和滚滚热浪展开殊死搏斗。

当时张博同志和另外2个战友是一线突击队员,任务是负责给2个立方米的油罐降温,并控制流淌火蔓延扩散。火场温度高达度左右,在即将沸溢油罐前三米处战斗,虽说身穿隔热服,但皮肤依然被烫得生疼,感觉是架在火上被炙烤。烟熏火烤的现场,眼睛流泪不止。这些苦不算什么,最可怕的就是火场情况不可预测,随时都有爆炸的发生。面对油罐出现的爆炸前兆,他们一步不退,虽然听不到对方讲话,但通过眼神的交流相互鼓劲,“无论生死与油罐共存亡”。在现场忘却了生命危险的极限和疲惫不堪的体力透支,继续近距离扑灭着火罐和地面流淌火,始终冲在最前面,这一坚持就是六七个小时。直到发起总攻,一直都在带领战斗员冒着烈焰的炙烤,垂直向着火罐泄压口不间断灌注泡沫。虽然双脚因长时间的浸泡,战斗靴已无法脱下,脸部多处被灼伤钻心的疼痛,但在那一刻,我们感受到的是生死一线面临的责任和担当。坚守一秒就是胜利,后退懈怠一秒就是惨烈的失败,最终,我们胜利了,大火终于在燃烧了近12小时后被成功扑灭。

入伍以来,没有回家过一个春节,正常的休假也休不完整。孩子生病入院、老人身体不适以及家庭的生活琐事,也只有简单的通过电话进行询问和安慰。孩子常说:“爸爸,你什么时候还能回来,我想你”。妻子总是怀着期盼的眼神嘱咐道:“平安归来”。带着对家庭和亲人的亏欠,张博同志只能把自己的小我之爱埋藏在心里,因为他深知自己是一名消防军人,保家卫国是他的神圣职责。

也许,不够顾家,那是因为工作特殊,不得不舍小家顾大家。

也许,不懂生活,缺乏情趣,那是因为担负使命,责任重大。

张博同志用青春谱写忠诚,用行动践行誓言,在平凡而又伟大的工作岗位上继续一往无前的舞动赤子忠魂。

《我身边的共产党员》活动介绍:为丰富党史学习教育内容,讲好身边党员故事。4月中旬起,内蒙古总队面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开展“我身边的共产党员”推选活动。第九期展示的人物为训练与战勤保障支队副支队长张博。以图文、视频形式在各大媒体刊播。

活动旨在通过广大指战员的参与,推选出一批群众公认、可信度高的优秀共产党员,在全区消防救援队伍内形成“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良好氛围,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在服务人民群众、推动消防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实践中建功立业。

采编:高仰哲

审核:李博文

编辑:北疆火焰蓝政先锋编辑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angmaicai.com/jhlj/81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