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蓬文集梅花香自苦寒来记河南豫剧

题目:

梅花香自苦寒来

作者:艺兰

编辑:泡泡

写作日期:

-11-06

源起

经常会看到很多关于李朋杰的文章,字里行间无不流淌出对这个豫剧小生新秀的喜欢和赞许,亦有勉励和建议。很温暖,很中肯,很感动。原来有那么多可爱的人跟自己站在一起,心底升腾起一股幸福的力量。于是就想把“莲蓬”们的真挚用一种方式记录下来。莲朋社落成了,开一个,存放莲蓬们对李朋杰的支持和爱。欢迎莲蓬们踊跃投稿。

文章Vol.01壹/10年前,在河南卫视梨园春上的舞台上认识了李朋杰,一个干干净净、文文雅雅的小男孩。他在年度梨园春全年擂主总决赛的激烈角逐中,以一段常派名剧《大祭桩》力压群雄,捧回了当年少儿擂主的金奖。那年他只有12岁,被专家誉为“少年梅兰芳”。至今让我记忆深刻的是评委席上黄梅戏名家马兰对他的评价:“从专业的角度看,他是个非常好的专业苗子,他在声腔、表演的把握和控制力上下了很多功夫,这一点有的专业演员也很难做到。”小朋杰得奖后网络上、电视上对他充满了赞扬,大家都很看好这个优秀的小旦角。正当人们在电视机前期待着小朋杰有更多作品出现、更多进步消息传来时,李朋杰突然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很多人质疑那个唱大祭桩很出色的小男生哪里去了?文章Vol.02贰/谁又知道年到年李朋杰经历了什么?可以说这三年是他人生最大的磨难,也成为这个戏曲神童人生重要的转折点。从梨园春打完擂后,朋杰进入了素有戏曲明星摇篮的王希玲艺术学校,开始系统地学习戏曲表演艺术。然而半年之后的一天,一觉醒来,他失声了。男孩子无法逃避的变声期来了,以前那个清澈透亮地嗓音没有了。变声期过后还能不能唱,还能不能从事自己热爱的戏曲事业,朋杰自己包括老师心里都没有底,行内因为变声期问题离开戏曲舞台的也不在少数,一切变成了未知数。对于一个对戏曲舞台如此痴迷,可以把生命献给戏曲的孩子,这是一件多么残酷的事情,用朋杰自己的话说背地里眼泪都流干了。在等待声音恢复的过程中朋杰没有放弃,他坚信他的嗓子一定可以恢复过来。他不停地练习基本功,丝毫没有懈怠。在这三年里他凭着顽强的毅力学习了各种戏曲基本功,为后来塑造各种舞台人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终于苍天不负有心人,渐渐地朋杰嗓子出来了,能唱了。年中国戏曲学院招收第一届豫剧本科班。年仅15岁的李朋杰以全国男生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中国戏曲学院豫剧本科班。这时候的朋杰身高已经达到1.77米,长成了一名英俊的小伙。综合朋杰各方面的条件,无论个头、扮相、气质老师们认为他未来更适合的行当应该是小生。进入大学后,朋杰开始更全面系统学习小生行当的表演。文章Vol.03叁/中国戏曲学院豫剧本科班是河南豫剧的黄埔军校,为河南豫剧培养了首批具有高学历、高素质的青年演员,为豫剧的发展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活力。中国戏曲学院为这批豫剧的青年佼佼者请来了豫剧泰斗马金凤、中原第一小生王希玲、陈派大家牛淑贤、崔派领军人物张宝英等名家大腕为他们亲自授课。

李朋杰进入中国戏曲学院后非常珍惜这个学习平台,如饥似渴、不分昼夜的学习,每天练功房去的最早的是他,走的最晚的也是他,别人练唱20分钟,他练唱2小时。同学们都叫他“戏疯子”、“神秘人”。在这期间,他跟随中原第一小生王希玲学习了《风流才子》,向中原小生之帝王素君学习了《必正与妙常》这些传统的文小生戏,同时,他兼收并蓄,还系统地学习了戏曲理论和京昆的表演知识,广泛吸取京昆表演精华,跟随川剧名家晓艇学习川剧,晋剧名家李红梅学习翎子功等。在豫剧表演中借鉴京昆及其他剧种的表演方式。

文章Vol.04

肆/年央视青春戏苑栏目举办了《一战成功》全国豫剧青年演员电视选拔赛。李朋杰和豫剧本科班的同学都报名参加了比赛。在比赛中他塑造的张生、唐伯虎、梁山伯风流倜傥,潇洒自如,蕴含了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底蕴,更难得的是他反串的《春闺梦》也稳重、清新、质朴,落落大方,具有大家风范,没有粉饰和做作。在这场高手云集、竞争无比激烈的比赛中,李朋杰依靠本功戏稳定的发挥,全面的才艺表演赢得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最后荣获《一战成功》全国豫剧青年演员电视选拔赛十强榜首。

文章Vol.05

伍/年李朋杰中国戏曲学院本科毕业,在众多同学纷纷选择进入新成立的河南省豫剧院青年团的工作时,他却选择了继续深造。很多人对此不甚理解,认为戏曲重在实践,在戏曲行业能够读个本科就很了不起了,还读什么研究生。对于一个家境贫寒的孩子,早点出来工作挣钱才是首选。但是朋杰没有被世俗的观念所影响,他知道厚积才能薄发,他知道戏曲演员拼到最后拼的是文化。为了他心中痴迷的戏曲事业,在别人都忙着欢庆大学顺利毕业时,他却在辛苦的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过研的人都知道那是怎样一种折磨和煎熬。同学们说他不是在练功房就是在图书馆。终于天道酬勤,大学毕业那年他顺利的考上了中国戏曲学院的硕士研究生。

文章Vol.06陆/在国戏这个戏曲顶尖殿堂7年的浸润后,朋杰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表演上都收获颇丰。在中国戏曲学院学习期间,他和豫剧班的同学们一道排演了豫剧折子戏《风流才子》、青春版豫剧《拷红》、豫剧《穆桂英挂帅》、豫剧版《春闺梦》,本科班毕业大戏《天颜》、豫剧《五女拜寿》、实验豫剧《朱莉小姐》等。除了豫剧表演,他在其他剧种中的表演中也可圈可点,在吕剧《苦菜花》中成功塑造了中年反派人物王柬之,获得全国戏剧文化奖表演金奖。他不仅可以把杨文广这样的小孩演的机智活泼,还可以把青年才俊演的风流潇洒,人见人爱,也可以把中年反派男子演绎的让人恨得咬牙切齿,充分展示了一个优秀戏曲演员的可塑性。读研期间,朋杰有个心愿,就是把传统豫剧小生戏《必正与妙常》重新搬上舞台,在继承老一辈艺术家传统的表演方式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理解,演绎一个青春版的潘必正。为了琢磨潘必正这个人物,他把别人谈恋爱、逛街、休息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在图书馆查阅各种资料、吸收借鉴外剧种表演等。王素君老先生更是不顾八十多岁的高龄,对该剧目倾注了很多心血。川剧名家晓艇老师、昆曲名家王振义、岳美缇老师都亲自教授并指导。今年6月,《逼侄赴科》一折在“国戏硕士毕业汇演”中惊艳亮相。这一折子戏可以被认为是朋杰的大戏《必正与妙常》的前奏。看过现场演出的戏迷、专家都一致认为唱、做俱佳,展示了朋杰扎实的基本功、高超的表演技巧,是朋杰7年国戏学习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必正与妙常》成功获得了中国戏曲学院“硕士研究生优秀毕业作品奖”。李朋杰说他是幸福的,将铭记各位老师的教导,努力演好每一个角色,不负师恩。文章Vol.07柒/今年7月李朋杰从中国戏曲学院硕士毕业,作为优秀人才被引进河南省豫剧院青年团。回团排的首部大戏就是他这几年来一直酝酿的《必正与妙常》。可以说七年磨一剑,在青年团同仁的支持下,年10月31日朋杰携此剧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首次与观众见面。虽然10月底的北京已经天寒地冻,观众的热情却没有因为寒冷而减少半分。公演的消息一经公布,演出票就被一抢而空。演出当天,梅大剧场人头攒动,粉丝们从天南海北奔赴北京为朋杰捧场。演出取得了巨大成功。演出结束后各种媒体、戏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angmaicai.com/jhlj/80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