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的因素
摄入不足:①尿毒症本身的毒素刺激,胃肠功能低下,透析不充分。②透析患者在腹透液中葡萄糖的吸收入血,降低食欲。③腹透液进入腹腔后,腹部涨满感。④血液透析过程中引起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透析过程中不同程度的蛋白质丢失,也可引起营养不良。⑤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造成。
伴发感染性疾病:机体蛋白质和脂肪的进一步消耗,使营养状态更加恶化,代谢及体内激素紊乱。
疾病本身常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及内分泌障碍。为了某些治疗的需要,常常出现过度的营养控制,营养物质的结构不良、丢失过多、对营养吸收不足等。
饮食护理
必须加强对患者的饮食指导,使其饮食更加合理化,改善营养不良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饮食原则如下:
摄取足够的蛋白质和热量:蛋白质的摄入量为1.2~1.4g/(kg·日)。这是指能充分透析患者的蛋白质摄入量,其中50%应为优质蛋白,可选用的食品如:鸡蛋、牛奶、瘦肉、鱼类等。注意不要用豆制品、硬果类食品。其他部分可食碳水化合物及部分主食类。超标准的蛋白质是不能摄入的,可能引起远期并发症。热量每日供给~kJ/kg(30~35cal/kg)。
限制钠盐的摄入:尿量正常的病人可不限制钠的摄入,尿量减少的病人,要限制钠盐的摄入量,一般每日不超过5g,无尿的病人每日钠盐的摄入应控制在1~2g。
限制钾的摄入,钾的摄入可依病情而定。一般每日摄入量为2~2.5g。应慎用含钾的食物,如蘑菇、海菜、豆类、莲子、卷心菜、榨菜、香蕉、橘子、花生、干贝、芹菜、南瓜、优质蛋白及动物脏器,切勿暴饮暴食,预防高血钾的发生。高钾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可危及到病人的生命。
限制磷的摄入量:磷摄入量每日限制在~mg。食物中几乎都含有磷。应避免富含磷的食物摄入,如蛋黄、全麦面、动物内脏、干豆、硬果、奶粉、巧克力、海米、小米、绿豆以及软饮料等,对这些食品的摄入要掌握一个适当的量。
控制液体摄入量,尤其是水分,体重增加应控制在每2次透析间增长不超过4%。饮水量一般为前1天尿量增加ml为宜。要控制好入量,首先要做到充分透析,透析效果好,口渴感会相对减弱,限制钠的饮食,饮水的温度适宜,应饮用冰水或热水,不宜饮用温水,不要连续大量喝水,饮用时应含满一口水,一吞而下,医护人员应能准确计算脱水量。
补充各种所需的维生素:透析过程中,水溶性维生素丢失比较多,必须补充。尤其是维生素B群,维生素缺乏的原因主要是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消耗或丢失过多引起。
讨论
患者接受规律性血液透析治疗后,饮食的限制与血透前的肾衰饮食有明显不同。需要不断地调配饮食,增加营养,补充和调节体内由代谢紊乱和分泌不足所引起的不良后果。
关于饮食与营养的管理问题,主要取决于残存肾功能、尿量和血透频度。对于少尿、无尿型血透者或透析间歇期长的患者,如饮食不当,可造成不良后果,其威胁生命的主要原因是高钾血症和水钠潴留。
蛋白质的补充:透析病人由于血透时蛋白质的丢失,有促进蛋白异化作用,长期蛋白尿补充不足等造成了机体的负氮平衡。因此透析病人蛋白质的摄入量可适当放宽,约每日每kg体重1~1.5g,如一位50kg体重的患者需补充50~75g蛋白质。蛋白质的种类仍以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动物蛋白为主。
热量的补充:热量的来源主要为糖类和脂肪。主食(糖类)的摄入量为5~6g/(kg·日),脂肪的摄入量为1.3~1.7g/(kg·日),应以植物脂肪为主。如患者极度消瘦或过度肥胖时,总热量应适当增减。
水及电解质的调节:①钾:血液透析病人一般无需补充药物性钾,并应限制高钾食物,每日摄入量在2~3g为宜。对于尿量少、血钾偏高的病人应严格限制钾的摄入。如有呕吐、腹泻等丢钾的情况,应在检查血清钾水平之后确定补钾量。②钠:血液透析患者应避免高盐饮食。食盐摄入量每日3~5g。防止因进盐过多引起口干、口渴,使水的摄入过多致钠水潴留。③钙和磷:血液透析的病人应该限制磷的摄入。磷过高可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代谢性骨病等危险。如果病人血磷已经升高,可服用氢氧化铝凝胶。透析病人的血钙水平容易随着酸碱水平变化而变化。一般低血钙比较常见,治疗主要以药物补充。因胃肠道不易吸收,故应长期间断补充。最好间断补充能促进钙吸收的药物,如维生素D3或罗钙醛等。④水: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体重的改变是液体平衡最好的指标。体液的增减可以通过直接测量体重而获知。在两次透析间以每日增加体重0.5kg为宜。水的摄入量包括饮水量和固体食物以及药物等所含的所有水分。如有额外丧失,也应相应补充。每日的进水总量=前日尿量+ml。透析当日还可加透析超滤量。
维生素及其他:维生素易被析出,故除食物补充外,还应以药物补充,以B族维生素为主。合理的饮食、足够的营养、充分的透析,让患者有一个相对稳定,积极向上的心理和身体状态,可提高透析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寿命。这就需要医护人员指导患者精确的记录食谱,包括食物的大小、食物的类型、烹调的方法,并准确记录每天的食物和水的摄入情况,准确的计算营养的摄入量,为每个患者制定食谱,测定营养指标,评估病人的营养状况,使每个透析病人都保持最佳状态。
注意事项:血透病人应严格控制水的摄入如进水过多,可能会出现心衰、高血压、急性肺水肿甚至死亡。透析期间体重增加应少于3kg,每日进水量=尿量﹢ml。为减轻口渴感,应避免饮浓茶、浓咖啡。总之,在日常生活中血透病人应遵循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钾、低磷的饮食原则。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