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二小组织学生收看ldquo童心

北京主治荨麻疹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595950.html

王浩丞:男,年6月生,合肥市第45中九年级学生。他创新拼搏,研发的海水淡化模型荣获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发明大赛特等奖,在机器人WER、灭火、人型等项目以及信息编程等方面,共荣获全国、华东、省市科技比赛类奖项达17次。他永不言弃,骨折后仍拖着病躯参加全省信息学比赛,获全省二等奖,为学校赢得荣誉。他无私奉献,从参加志愿服务到策划公益活动六年多、数十场。先后荣获合肥市“十佳中学生”“最美中学生”“优秀雏鹰小队队长”等称号。

徐帅豪:男,年12月生,亳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六年级盲班学生。他是一个双目失明的孩子,从小就特别喜欢音乐,每天都坚持刻苦练习,付出了异于常人的努力。假期他帮助父母出去卖爆米花,他一边卖爆米花一边唱歌,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爆米花男孩,亳州晚报、安徽青年报采访报道。年荣获“全国青少年文化艺术展演活动”安徽赛区一等奖,年荣获第十四届宋庆龄奖学金、获评亳州市“千名新时代好少年”,在亳州市举办个人演唱会,成为广大未成年人自强自立的学习模范。

高鹤伟:女,年8月生,蚌埠第二中学高一年级学生,中国武术协会会员。她是一个留守儿童,自立自强,练习武术,曾荣获省、市级各类武术比赛金牌、银牌34枚,参与各类公益文化演出活动20余场次。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外国朋友推介中华武术,参与“关东拳”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她积极参加文明祭祀、疫情防控、防汛抗洪等志愿服务活动。曾多次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校园之星”,年1月被团中央授予全国“最美中学生”称号。《安徽青年报》《新安晚报》《初中生必读》等报纸杂志专题报道她的事迹,搜狐网、腾讯网、安徽文明网、安徽网、安徽经济网等多家网络媒体转载报道。

李想:男,年9月生,阜南县第十二小学五年级学生。他是一名留守儿童,因特别喜欢京剧艺术,九岁就加入到学校少年宫京剧社团学习京剧。他坚持利用放学时间和寒暑假,苦练动作和唱腔等基本功,研读著作,深化对角色理解,基本功取得了飞快进步。他热心公益,积极参与学校、敬老院、乡村的“戏曲进校园”和“送文化下乡”等公益演出活动,发扬传承京剧文化。他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先后获得省、市、县多项荣誉,年10月,摘得中国戏曲小梅花荟萃京昆组“小梅花”金花奖。

詹柯怡:女,年3月生,金寨县金寨二中小学部四年级学生。祖爷爷是开国将军詹大南,也是安徽省和鄂豫皖苏区最后一位离世的开国将军。她从小深受红色家风熏陶,是红色课堂“小讲师”、红色基地“小导游”、红色传人“小明星”,校内校外宣讲60余场次,参与师生群众余人次。她在安徽电视台《七彩路》节目上专题介绍“金寨红”,并被选送到中央电视台“花儿向阳童心向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全国少儿晚会”节目组。她利用课余时间,在红色课堂向同学们讲述红色故事,被《光明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她兴趣广泛、品学兼优,曾获“曹灿杯”全国少儿朗诵大赛安徽赛区二等奖、第十五届中小学全国书信文化活动金寨赛区小学组一等奖,年被评为六安市“优秀少先队员”。

朱清源:女,年9月生,芜湖市镜湖小学五年级学生。她与父母共同规划,利用暑假走遍瑞金、赤水、遵义、会宁,在长征足迹中追忆峥嵘岁月,于历史回响中找寻初心使命。她坚持经典背诵“打卡”,在乌兰布统草原上背诵《木兰辞》,在中秋之夜背诵《春江花月夜》,在江南三大名楼前款款吟诵《黄鹤楼》《岳阳楼记》《滕王阁序》,感受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化。她热心公益,多次捐赠自己获得的奖金,为他人送去温暖。她品学兼优、全面发展,获得全国航模竞赛总决赛一等奖、英国PURCELL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安徽赛区第一名等多个奖项。先后当选安徽省“优秀少先队员”、芜湖市“十佳少先队员”“新时代好少年”。

冯悉宁:女,年5月生,宣城市体育运动学校级运动训练班学生。在家里,她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独立自强;在学校,她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勤奋学习,刻苦训练;在社会,她诚实守信,遵守社会公德,热心公益活动。尤其是她对举重的付出,体现出的毅力和坚韧感染着身边每个人,先后荣获年安徽省举重锦标赛女子甲组49kg级冠军、年安徽省举重锦标赛女子甲组49kg级冠军,自年6月起长期抽调安徽省女子举重专业队集训,代表安徽省举重队积极备战年的全运会。获评宣城市“十佳新时代好少年”。

吴芷靖:女,年11月生,枞阳县枞阳镇城关小学六年级学生。年仅12岁,已有4年志愿服务的经历,吴芷靖的成长足迹始终和公益连在一起。参加枞阳县“枞爱有你”公益微直播志愿服务队,是队伍里第一位未成年人,先后参与了《暖心“桃”公益爱洒凤仪乡》《爱心助农,我帮瓜农卖西瓜》《这里的红薯粉丝就是好》等主题直播助农活动,帮助销售滞销葡萄1.5万斤、桃子公斤。她还以校园广播站为平台,宣传脱贫知识、传播公益声音,在她的示范带动下,学校更多的少先队员参与传递爱心。年代表枞阳县参加安徽省第六次少代会。

余璐瑶:女,年2月生,安庆石化第一中学九年级学生。她传承红色基因、锤炼高尚品格,积极参加学习“四史”教育,利用假期重走长征路,荣获安庆市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三等奖,被评为安庆市三好学生,参加安徽省第六届少先队代表大会。她立志科技报国、践行全面发展,从小学习钻研少儿编程和机器人,在安徽省WER机器人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在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中荣获省一等奖。她参加志愿服务、勇担社会责任,经常协助身为“蓝天救援队”队员的母亲参加救援活动,帮助整理材料、搜索救援地图。在安庆创建国家文明城市、疫情防控等工作中,担任文明监督员,帮助打扫公共卫生、发放宣传材料,并在安庆市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竞赛中荣获二等奖。

桂正康:男,年11月生,黄山市昱城中学八年级学生。他乐观上进、品学兼优、热心公益,出生革命老区、根植红色种子、热爱红色历史,发挥自身主持和朗诵特长,主动参与志愿服务。六年如一日,担任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讲解志愿者,作为红色课堂的一名小先生,致力讲好家乡英雄故事,传播红色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荣获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优秀奖、黄山市“优秀少先队员”“新时代好少年”等多个荣誉。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求,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8月16日,滁州市第二小学组织学生在家观看“童心向党·年度安徽省‘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活动。发布活动于16日晚上8点30分在安徽农业科教频道播出。是由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妇联、省关工委等相关单位联合举办,这是我省首次举办“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活动,也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具体举措。同学们都早早在电视机前等候,发布活动现场采用播放安徽省新时代好少年事迹短片、现场采访、颁奖等形式进行,活动呈现了10名安徽“新时代好少年”真切感人,催人奋进的故事,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新时代安徽青少年爱党爱国、热心公益、勤学善思、创新创造、自强自立、向上向善的精神风貌。

在观看的同时,还有同学写下了自己的观后感受。

“种”梦想

_____观“童心向党·年度安徽省‘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有感

题记:新时代好少年是一束光,照亮一整片天空,成为中国少年奋力前行的梦想。

梦想是春天的绿,娇嫩脆弱孕育希望;梦想是夏天的荷,红花翠扇驰思遐想,梦想是秋天的果,鲜美滋润,锐意进取;梦想是冬天的雪,苍茫沉寂,蓄力勃发。新时代的少年都有自己的梦想,作为闻名全班的“超级军迷”,我最大的梦想就是一身戎装,一生荣光。

遥记儿时,我最喜欢和院子里和小伙伴们玩“战争游戏,那时候谁的“武器”最先进,必然会成为“战场”中的王者。慢慢的,各式各样的“军事武器”堆满了我的玩具箱,仿佛这般,我便会离我的梦想近一些。这些“军事武器”,装着我的梦想,也装着祖国的蓬勃发展。

长大以后,我不再满足于这些模型玩具所带来的乐趣了,我开始阅读军事书籍,丰富的军事知识不仅开阔了我的眼界,也让我的梦想变得更加丰满。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每到假期,妈妈都会带我出去旅游,那些有军事博物馆的城市,必然是我们首选的旅游胜地。每当我走进军事博物馆,那种肃穆的气氛便触动着我的心灵,一件件布满“伤痕”陈列品,仿佛又把我带回了那布满硝烟的战争年代,让我更加明白,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同时这些日新月异的军事武器,更让我感受到祖国军事力量不断状大。“少年强则国强”作为祖国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的“强军梦”更加强烈了。

党是阳光,我是苗。我要种一颗梦想的种子,向阳而生,追光而行,朝着新时代好少年的光芒奔赴成长!

滁州市第二小学四(4)中队周子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angmaicai.com/jhzy/80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