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冬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冬季预防传染病

小知识

冬季来临

流行性疾病也进入了高发期

对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够成熟的孩子来说

一些病毒、细菌便会趁虚而入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了解冬季传染病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同时提醒家长做好家园配合工作

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冬季传染病预防

1.新冠病毒

随着气温降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要继续坚持从严从紧的防控策略。

(1)新冠病毒疫苗接种,3~11岁所有儿童,要做到适龄无禁忌儿童都应接尽接(知情、同意、自愿原则)。

(2)勤洗手,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饭前便后、接触或处理动物排泄物后,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或使用含75%酒精的消毒产品清洁双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或手肘捂住口鼻。

(3)外出时,进入密闭、公众场所和人群密集场所要佩戴口罩。

(4)保持社交距离,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5)加强锻炼,规律休息,保持良好的卫生和健康习惯。注意保持室内环境卫生和空气流通。每日进行健康监测。如有发热、呼吸道感染症状,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6)尽可能避免与新冠病毒感染者及其接触者接触,及时发现、及时封闭与隔离。

2.流感

每年冬天,我国各地陆续进入流感流行季节,流感起病急,虽然大多为自限性,但部分患者会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或基础疾病加重发展成重症病例,甚至死亡。

(1)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有效的方式。生活中做好防御措施,也能减少流感侵袭。

(2)用加湿器,调节室内温度与湿度。冬季较为干燥,由于空气中水分减少,咳嗽和打喷嚏等喷出的飞沫可以飞到很远,以致流感病毒乘势扩散。而高温多湿的环境可抑制流感病毒的传播。高温环境可通过空调或其他取暖设备获得。室内干燥可以使用加湿器,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加湿,加湿器每隔1天清理1次。

(3)勤洗手,打喷嚏要遮住口鼻。勤洗手,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4)少去人群密集场所。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出现流感样症状应注意休息及自我隔离,前往公共场所或就医过程中需戴口罩。

3.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染该病,尤其是5岁以下的儿童,成人也会患。

(1)预防手足口病,首先是要接种相关疫苗。

(2)勤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3)儿童玩具和常接触到的物品应当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4)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5)避免儿童与患手足口病儿童密切接触,流行期间不去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场所。

4.诺如病毒

每年11月到次年4月是诺如病毒爆发高峰期,可通过手、口、粪便甚至飞沫传播,能够引起急性胃肠炎。所有年龄段的人群对诺如病毒普遍易感,儿童、老年人及免疫缺陷者属高危人群。

(1)按照“食品安全五大要点”的要求加工和准备食物,即保持食物和手的清洁、生熟分开、加工食物要彻底煮熟烧透、熟食和食材要保存在安全温度(5℃以下,或60℃以上)、确保水和食物原材料安全。

(2)养成饭前便后用肥皂认真洗手的好习惯,同时加强体育锻炼,均衡饮食,提高身体抵抗力。

(3)远离传染源,班级内如有同学呕吐时,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离开现场,减少感染诺如病毒的可能。如果孩子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一定要居家隔离,不要带病上学。

5.肺炎

冬季肺炎也较高发,肺炎目前还没有被纳入传染病,但有些肺炎是可以传染的。比如腺病毒肺炎,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较为严重的类型之一,多发于6个月至5岁儿童,部分患儿临床表现重,是目前造成婴幼儿肺炎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需要高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angmaicai.com/jhys/90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