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在哪 http://m.39.net/pf/bdfyy/
OTC中成药除了使用方便之外,也是个学习中药方剂的好帮手。其实许多不同的方子之间都是有演化或者递进关系的。就像相声里讲的,炒一盘黄瓜肉片,再来一盘木耳炒鸡蛋——那您直接来个木须肉好不好啊。今天跟大家聊一个简单的成药——二、三、四妙丸。
经常腰腿酸痛、发沉发胀的同学请看过来!
对于这一篇,各位需要记住一个重要的词:“湿热下注”。
今天介绍的二妙散是一个去湿热的经典方,最早出自《丹溪心法》,现在一般做成丸剂。朱丹溪老人家可以说是我们OTC系列的常客了,比如保和丸也是老先生的手笔。
方义
二妙散方中只有两味药:
黄柏、炒苍术等份,二者研末煮至水开,然后加入姜汁服用。
苍术辛温能够祛除脾湿,主治中焦寒湿,同时还能治疗关节风湿痹痛,偏于祛寒湿。
黄柏苦寒,能够清热燥湿,清虚热。
搭配的生姜汁也属于辛温,能够温中去寒湿止呕吐。一来去湿,二来中和一下黄柏可能对胃造成的寒凉。
主治
《丹溪心法》记载二妙散主治“筋骨疼痛因湿热者”,治疗因湿热气导致的筋骨酸困、沉重、疼痛,或伴有红肿,主治部位重点位于腰部及以下。
湿性趋下,容易聚集于人体腰部以下,湿气笼罩的地方人体会出现酸困、沉重、无力、裹紧感。怎么形容呢?就是感觉肌肉发酸、发紧、发皱,浑身酸懒无力,不想动,特别想被揉捏,但是捏完了又不管用。
这样的筋骨疼有时会被误诊为气虚血虚,但一般的按摩和吃补药效果都不佳,需要二妙散之类清热燥湿而解。这一点也是清代大家徐灵胎十分看重的,并认为二妙丸是清热燥湿之剂,治疗湿热腰痛之要方。”后世医家为了加强对筋骨的疗效,在二妙丸的基础上加了强筋骨引气下行的牛膝,形成了三妙丸,后来又加入了利水渗湿,除痹排脓的薏米(薏苡仁),就形成了今天最流行的四妙丸。
二三四妙丸在主治侧重略有不同,不过对于我们日常使用来讲不必太过纠结。因为苍术黄柏是不变的核心,剩下的都是助攻。在后世不断的改进使用中,四妙丸治疗范围也有了扩展。
所以四妙丸最主要的作用是,治疗因湿热下注导致的:
1.筋骨疼痛:部位包括腰、腿、膝盖、脚;种类包括酸痛、沉重、痿软(无力)、红肿、脓肿。
2.湿热带下:白带发黄,粘稠臭秽,类似今天所谓妇科炎症感染等症;也包括今天所谓尿道感染(小便黄赤疼痛)。
3.下半身湿疮、湿疹、阴囊潮湿等皮肤问题。
由于方剂过于简单,现代临床中一般都加减合方使用,接下来看一个单用四妙丸治疗湿热下注的案例:
某位有志青年,在初学中医之时,便得知了肾的重要性。肾主骨生髓,关系到智慧和记忆力,因此一定要保养好。那么怎么才能对肾好呢?当然是吃补肾药了。
于是小伙买来了金匮肾气丸(以后会介绍),按说明书剂量减半,坚持每日服用。约两周之后,记忆力没有明显改善,但是在腿部和臀部却长出了若干红肿痤疮,按之则痛....
这说明!金匮肾气丸的药力确实温热下焦,附子和肉桂引火下行的能力名不虚传,然而对于不阳虚的人,气有余便成了下焦邪热。加之身体里面有痰湿,组合而成了湿热下注。于是青年在中医大夫的指导下买来了四妙丸,2天之内红肿痛全消,同时长期的小腿酸困沉重也一并治好了。这位青年当时顿觉中医之神奇,后来才发现,治疗筋骨酸痛痿软才是四妙丸的主作用,而消屁股上的青春痘只是大夫活学活用的展现。
说句题外话,通过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什么人不适合吃金匮肾气丸盲目补肾?虚不虚在其次,最主要的是身体痰湿不能重,否则热火堵在里面就可能作妖了,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舌苔厚腻,而反过来舌苔厚腻也正是四妙丸的中药用药指征。所以很多方书上提到二妙不可见肉桂、附子,因为作用相互冲突抵消,也正应了本案的情况。
关于舌象书上说最好是黄腻苔,但是个人经验无论白苔黄苔,最重要的是厚腻,外加舌质通红。如果舌质是惨白无血色的,那就不适合在清热了。除了辩证之外,大家要记住,清热药类似于给身体踩刹车,可以应急,但绝不可常用,中病即止。
比如长期湿热腿酸的人吃四妙可能确实有用,长此以往会折损人体阳气,造成真的阳虚,因此四妙是湿热泛滥时的救火队员。对于长期湿气重的人群,控制水摄入量,学习正确的刮痧、艾灸方法进行自我调理,沉重感缓解之后开始规律的运动或练功,这才是长久之计。
最后还是提醒大家,OTC非处方中成药是方便法门,应中病即止,如果服用三天到一周之内无效应先停药,去找专业医师就诊调理。祝大家身体健康,永远用不上本系列!
-END-
作者:王星辰
金牛座理工男,厚朴三期毕业生。现任健康营讲师,筑基课讲师,厚朴日本抱朴一期班主任。身心健康评估与教学的骨干成员,痴迷于中医,爱思考擅辩论,精于各种非药物疗法。
编/
审/
星辰
徐燕
厚朴健康营丨健康生活聚居地
致力于恢复中医传统,开启人的自爱、自脩、自觉、自治的系列中医课程。以厚朴精华课程为核心,内容涉及修身课,实操课,中医理论课。课程注重中医思维的培养与实用技法的训练,用9天时间帮助大家“业余学,身家用”,
让中医融入大家的生活。
扫码或点击图片报名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