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又称为心理卫生,是指依据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采取各种措施,形成健康的个体心理活动,培养健全的个性,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预防身心疾病。心理健康也是指人的一种健康状态。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一般有五个方面。
1、智力符合常态。2、情绪稳定而愉快。3、意志健全与行为协调。4、性格与自我意识良好。5、人际交往和谐。
在儿童青少年时期,由于各种有害因素使正常的心理发展过程受阻,可出现多种心理障碍,具体包括:
发育障碍
儿童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言语、认知、运动和社会交往能力都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上述任一方面出现问题,均会导致儿童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或者精神障碍。如精神发育迟滞,言语发育障碍,孤独症,学习障碍,语音障碍,口吃等。
情绪行为障碍
情绪行为障碍是儿童青少年时期最为常见的心理障碍,包括:分离焦虑障碍,广泛焦虑障碍,恐怖症,学校恐怖症,社交恐怖症,强迫症,癔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对立违抗障碍,品行障碍,选择性缄默等。
睡眠和进食障碍
儿童青少年易于出现睡眠及饮食方面的问题,如:失眠,夜惊,梦魇,睡行症,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等。
其它心理障碍
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等也可发生于儿童青少年时期,对患儿的社会功能产生明显影响。
青少年常见心理障碍及应对策略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超过20%的儿童青少年因患精神障碍而致残;青少年的自杀占全球死亡原因的第三位;重度抑郁通常起病于青少年,遍布各个国家,可导致心理社会功能的严重损害并有自杀的危险;与行为有关的品行障碍会延续至青少年甚至成人,表现为药物滥用、少年犯罪、成人犯罪、反社会行为、婚姻问题、工作关系不良、失业、人际交往问题和健康状况低下……
下面这些障碍被认为是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主要病种。
儿童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指的是在婴幼儿期即可发生的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发生率和患病率高,对今后的生活有严重影响,治疗有限,可能与多动障碍有关系,目标是让他们获得自给自足的职业。
多动障碍(注意缺陷):指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这样的儿童智力通常无异常,有较高的发病率,如果诊断正确,早期干预的话以相当低的费用就可以获得较高的治愈率,病程迁延则很难获得好的职业,合并精神疾病和物质滥用的比率增加。
青少年期
抑郁症及其所致的自杀:抑郁症已经被认为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能够诊断的一种障碍。对于抑郁和自杀、攻击行为之间联系的重要性许多人仍存在偏见,但无论如何这是临床上一个重要的问题。很显然,物质滥用所致的抑郁使儿童青少年自杀的危险性增加。
精神疾病:对精神状态的早期识别非常重要,因为这些疾病不像想象中那样明显。精神疾病可以导致许多适应不良行为,对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的早期治疗不仅可以使患者及其家庭得到解脱,而且可以改善预后。中毒引起的精神疾病更是可以治愈的,当症状很快缓解时,其原有的功能很快就可以恢复。应该注意,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病性症状如糖尿病、癫痫发作,可以和上面所提及的所有疾病同时发生。物质滥用所致疾病也可以并发精神疾病,可以改变这些疾病的病程、治疗和结局,此类患者常合并滥用药物量的增加和个体功能损害。
以上这些疾病可以在初级卫生保健水平下治疗处理,而下面这些疾病则要在更复杂、更高水平的治疗中思考对策。
广泛性发育障碍:指的是一组由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所致的广泛性发育障碍。主要表现智力发育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低发病率、高致残性,需要付出巨大的康复努力,包括教育康复和社会服务等许多方面,严重的病例可能一开始就表现为学习延迟和社会交往困难。
分离性焦虑障碍:指儿童与他所依恋的对象分离时产生的过度焦虑情绪,依恋对象多是母亲,表现为与依恋对象分离前过分担心,怕自己会被绑架被伤害或住院等情况,因害怕分离而不想上学,甚至拒绝上学,可出现情绪反应如烦躁,哭喊发脾气,痛苦甚至晚间出现恶梦等。
社交恐怖症:指儿童对新环境或陌生人产生的恐惧、焦虑情绪和回避行为。与陌生人、甚至同龄人交往时,持续地紧张不安、过分害羞、尴尬,对自己行为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