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老房子有人住百年不倒,一旦搬走3

前几年老爸在镇上买了一栋小楼,装修好以后想着把奶奶接过去住,可是奶奶说啥也不住新房,总是念叨:老房子住着有感情,只要有人住一百年都不会倒,一旦搬走离开,别说三年用不了一年,墙壁就会出现裂缝,最后不是这里倒,就是那里掉块砖。

其实现在想来,奶奶说的话是对的。因为房子毕竟是给人住得,有人住叫做房子,没人住就是阴宅。小时候我家附近就有几处破房子,那时候奶奶天天嘱咐我不要进去玩,说什么里面不干净,进去容易生病,而且房子因为没人住摇摇晃晃的说不定就塌了。

奶奶说的房子里面不干净,进去容易生病,可能带有一定的迷信,而因为长期没人住容易塌其实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1无人居住,长时间不打扫、修理

像以前农村生活条件比较差,盖的房子并不像现在那么结实、美观,那时候通常都是稻草和泥土混合之后作为墙体,只有少数有钱人家才能用上青砖加固,房顶也是用一些碎瓦片进行遮挡,这种房子最大的缺点就是不牢固。若是长期给予打扫、通风,发现裂处及时修理还好,一旦没有人居住无人管问,遇到下雨天也不给其遮风挡雨,时间一长房顶上的碎瓦片由于雨水的冲刷就很容易掉落,墙壁也会因为受潮发霉出现裂缝,甚至变得发软,最后倒塌。

这也就是我奶奶说的,有“人气”的房子百年不到,没人住的房子一年就塌的主要原因。其实房子和人一样,只有对它多一点“关心”,多一点“爱护”,它才能更“强壮”、更牢固,一旦失去了“关爱”,也就房倒屋塌。

2房屋内不通风、湿度大

我们搬离旧房时,为了防止心怀不轨之人进去偷盗,一般都会把旧房子的门窗紧闭,这其实就存在一个问题。门窗一旦长时间关闭、不通风,再加上阴雨天气的影响,肯定就会使得屋内湿度过大,使房屋内的家具、木材甚至于墙壁,都会发霉开裂,失去了原有的牢固性,此时若遇到一些大风大雨天气,肯定就会房倒屋塌。而有人居住就不一样了,有人在肯定会每天开窗换气,并且时不时的给予房屋一些保养,增加房屋的牢固性,这样就不会出现倒塌的情况。

3微生物以及各种动物的破坏

旧房子一旦没人居住,里面湿度过大,再加上通风不良、阴暗不见光的因素,就很容易滋生出很多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就会附生在房屋四周,让各种家具木材变成空心,另外再加上老鼠、蛇、刺猬等各种小动物的寄居啃食,就很容易让房屋出现一个接一个的大洞,最后出现房屋倒塌的情况。

不过我认为,“老房子有人住百年不倒,一旦搬走3年就塌”这句老话是结合以前的农村条件,根据以前的房屋、环境等等做出的经验总结。如果放到现在这句老话可能就不适用,因为现在都是高楼大厦,房子都是用钢筋、混凝土打造而成,都有一定的抗震能力,坚固性更是毋庸置疑,即使长时间不居住也不会出现房屋倒塌的现象,只不过因为没了“人气”显得有点“阴森森”而已。朋友们,你们说是吗?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angmaicai.com/jhlj/104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