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多地遭遇罕见特大暴雨、大暴雨,降水量达历史新高,多地出现严重内涝,造成严重影响。
洪灾后是疾病暴发流行的高发期,常见的有呼吸道疾病、胃肠疾病、皮肤病等,其中皮肤病也占很大比例。在抗洪救灾中,也一定要做好疾病的防护,做到防患于未然。
01丘疹性荨麻疹
又叫虫咬皮炎,与蚊虫叮咬有关,暴雨过后,各种蚊虫增多,容易发生丘疹性荨麻疹,尤以四肢多发,皮疹表现为红色小丘疹,严重者出现水肿性红斑、水疱、大疱,常伴剧烈瘙痒及抓痕。
如若发生虫咬皮炎,可以外用炉甘石洗剂和糖皮质激素乳膏,瘙痒严重者可以口服依巴斯汀片、氯雷他定片等抗组胺药。
保持室内干净卫生,睡觉时使用蚊帐、防蚊液,外出时最好穿长袖长裤以减少外露皮肤面积。
02接触性皮炎
洪水成分十分复杂,里面混杂有垃圾、化学物质等,长时间泡在水中,很容易接触一些不明物质,从而造成接触性皮炎。
症状较轻者,可以口服抗过敏药物,外用炉甘石洗剂和糖皮质激素乳膏,症状较重者,医院就诊。
一定要做好防护,入水穿长筒靴、戴橡胶手套,接触完后及时清洗皮肤。
03真菌感染
夏季天机炎热、气温高、潮湿多汗,是皮肤真菌感染的高发季节。洪灾时人们长时间浸泡在洪水中,再加上胶鞋、雨衣难以透气,很容易诱发手足癣、股癣、体癣等真菌感染性皮肤病。
无渗出者可外用特比萘芬乳膏等抗真菌药膏;有渗出者可先用3%的硼酸溶液湿敷,等无渗出后再抗真菌药膏;如果继发细菌感染者,可同时使用抗生素药膏。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勤换鞋袜,保持足部皮肤干燥;勤换内裤,穿宽松、通风的内裤。不要使用公用洗浴用品,如拖鞋等。
04皮肤外伤、感染
由于长时间浸泡在洪水中,皮肤浸渍变白、起皱,摩擦后表皮容易发生脱落而露出糜烂面,甚至造成局部糜烂溃疡,加上洪水中存在大量污染物,糜烂溃疡处极易继发感染,而此时以细菌感染为多见,表现为红肿、疼痛、脓性分泌物等。洪水中可能存在一些尖锐物品,容易造成皮肤外伤。
保持局部干燥,充分洗净后晾干,对于没有糜烂、渗出、继发感染处可用痱子粉扑于患处;出现糜烂、渗出者先用3%的硼酸溶液湿敷;继发感染后可外用抗生素软膏,严重者可口服抗生素。
尽可能减少水中浸泡时间,入水需穿防水长筒靴、戴防水手套等。
05日光性皮炎
洪灾退去后,灾后重建工作立即开展,夏季紫外线强烈,很多人忙碌于灾后重建工作,顾不上防晒,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有可能导致日光性皮炎。轻者晒伤,重者出现水疱、糜烂,自觉灼热、疼痛。随后红斑颜色逐渐变暗,脱屑,消退后留有色素沉着。
轻者外用炉甘石洗剂或糖皮质激素霜剂,医院就诊。
做好防晒,避免再次晒伤。
天灾无情,人有情!科学防控,愿灾后无疫!医院皮肤科全体医务人与您心连心,河南加油!我们一起加油!
医院皮肤科(东院区):
原安阳卫校院,盘庚街东头路南。
皮肤科分诊台:
皮肤科治疗室:
皮肤科激光美容室:
皮肤外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