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常见疾病护理02腹泻便秘

  腹泻

  一、为何宝宝容易发生腹泻

  1.由于1~2岁的宝宝生长发育特别迅速,所以,身体需要的营养及热能较多。然而,消化器官却未完全发育成熟,分泌的消化酶较少。因此,消化能力较弱,容易发生腹泻。

  2.由于神经系统对胃肠的调节功能差,所以,饮食稍有改变,如对添加的乳食品不适应、短时间添加的种类太多,或一次喂得太多、突然断奶;或是饮食不当,如吃了不易消化的蛋白质食物;气温低身体受凉加快了肠蠕动、天太热,消化液分泌减少及秋天温差大、小肚子易受凉等,都可引起腹泻。

  3.由于全身及胃肠道免疫力较低,所以,只要食物或食具稍有污染,便可引起腹泻;宝宝因抵抗力较低而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在患感冒、肺炎、中耳炎时,也常可引起腹泻。可以给宝宝喝点含益生菌的制剂以改善肠道功能,增强宝宝自身胃肠功能。喂养和护理不当也是肠道内感染、肠道外感染常见原因。

  二、宝宝腹泻常见病因

  宝宝腹泻可由多种病原及多种病因引起。患儿大多数是2岁以下的宝宝,6~11月的宝宝尤为高发。腹泻的高峰主要发生在每年的6~9月及10月至次年1月。夏季腹泻通常是由细菌感染所致,多为黏液便,具有腥臭味;秋季腹泻多由轮状病毒引起,以稀水样或稀糊便多见,但无腥臭味。腹泻的发病率仅次于急性呼吸道感染,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病死率也很高。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是腹泻所导致的身体脱水和体内电解质紊乱,医院就诊。

  三、判断宝宝是否脱水

  宝宝腹泻常随即发生脱水,脱水程度随着失水的多少而不同,一般分为轻、中、重三度。轻者眼窝、前囟稍凹陷,精神稍萎靡,皮肤弹性无明显改变,略有口干,小便略少;重者精神极度萎靡,眼窝、前囟深度下陷,肤色苍白或发灰,重病容,对周围无反应,哭无泪,皮肤弹性极差、苍灰,可见花纹,四肢冰凉,脉细速、尿极少、甚至无尿,病情垂危。宝宝腹泻所致的脱水一定要看医生,应早期进行治疗纠正。

  宝宝腹泻时需注意:

  1.补充水分。腹泻不伴有脱水或轻度脱水的可在家里治疗,口服补盐。治疗的方案首先是要及时补充水分,预防和纠正脱水。

  2.补充营养。宝宝腹泻时为防止营养不良,应继续母乳喂养,如果人工喂养的应继续日常食用的奶制品,但量可减少一些。如果在家治疗不见好转,出现多次水样便、频繁呕吐、明显口渴、不能正常饮食、发烧不止、大便带血等医院治疗。

  四、如何预防宝宝腹泻

  坚持母乳喂养,母乳可保护宝宝较少发生消化道、呼吸道感染。喂母乳可减少宝宝因对奶制品不适而引起的腹泻或过敏;人工喂养时需要将奶具煮沸消毒,防止细菌繁殖;养成卫生习惯,家庭成员须保证饭前便后清洁洗手,减少感染腹泻的危险因素;保证食品和水源清洁;保证室内室外环境干净整洁,防止细菌繁殖。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便秘

  一、宝宝便秘常见病因

  1.饮食不足。宝宝进食太少时,消化后液体吸收余渣少,致大便减少、变稠。奶中糖量不足时肠蠕动减弱,可使大便干燥。饮食不足时间较久会引起营养不良,腹肌和肠肌张力减低,甚至萎缩,收缩力减弱,形成恶性循环,加重便秘。

  2.食物成分不当。大便性质和食物成分关系密切。如食物中含大量蛋白质,而碳水化合物不足,肠道菌群继发改变,发酵作用少,大便易呈碱性,干燥;如食物中含较多的碳水化合物,肠道发酵菌增多,发酵作用增加,产酸多,大便易呈酸性,次数多而软;如食入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都高,则大便润利。如进食大量钙化酪蛋白,粪便中含多量不能溶解的钙皂,粪便增多,且易便秘。碳水化合物中米粉、面粉类食品较谷类食品易于便秘。宝宝偏食,许多宝宝喜食肉类,少吃或不吃蔬菜,食物中纤维素太少,也易发生便秘。

  3.肠道功能失常。生活不规律和缺乏按时大便的训练,未形成排便的条件反射导致便秘很常见。缺少体力活动,或患慢性病如:营养不良、佝偻病、高钙血症、皮肌炎、呆小病及先天性肌无力等,都因肠壁肌肉乏力、功能失常而便秘。交感神经功能失常、腹肌软弱或麻痹也常使大便秘结。服用某些药物可使肠蠕动减少而便秘,如抗胆碱能药物、抗酸剂、某些抗惊厥药、利尿剂以及铁剂等。

  4.体格与生理的异常。如肛门裂、肛门狭窄、先天性巨结肠、脊柱裂或肿瘤压迫马尾神经等都能引起便秘。应进行肛门指检、下部脊柱和会阴部检查。有的患儿生后即便秘,如有家族史,可能和遗传有关。

  5.精神因素。宝宝受突然的精神刺激,或环境和生活习惯的突然改变也可引起短时间的便秘。

  二、宝宝便秘如何调理

  1.4个月以上的宝宝,可喝些果汁或菜汁。如萝卜、胡萝卜、芹菜等煮水喝,橙子、苹果、西瓜榨汁喝。宝宝太小,应先喝1~2勺,如没有异常,再逐渐加量。

  2.宝宝满5个月,就应增加辅食,最好将菠菜、卷心菜、青菜、荠菜等切碎,放入米粥或麦片内同煮,做成各种美味的菜粥给宝宝吃。蔬菜中所含的大量纤维素,可以促进肠蠕动,达到通便的目的。还可喂点香蕉、苹果等水果泥,以利于促进肠蠕动。

  3.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一般来说,宝宝在3个月左右,父母就可以帮助他逐渐形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每天早晨喂奶后,父母就可以帮助宝宝定时坐盆,并发出嗯嗯声,让宝宝形成条件反射。

  4.做做宝宝操。运动量不够也会造成肠蠕动减慢,导致排便不畅。妈妈可以常帮宝宝做做宝宝体操;对于大些的宝宝,可鼓励其自己练习翻身、爬行,或给宝宝一个球,和他一起玩。

  三、如何预防宝宝便秘

  1.准备的饭食要少,要养成宝宝每顿吃饭必吃完的好习惯。宝宝的胃容量小,粗糙、大块或过量的食物,都容易让宝宝的肠胃阻塞,引起消化不良。所以,在宝宝吃饭时,父母应给宝宝准备一小份饭,一般约为成人量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这样,宝宝就不会有永远吃不完的感觉,吃完之后还会有成就感。

  2.少食多餐,慎选优质点心。虽然宝宝的胃容量小,每次吃不了太多的食物,但因其精力旺盛、活动量大,几乎每3~4小时就需要给其补充饮食。所以,宝宝的饮食应坚持少量多餐。父母可以把宝宝每日所需的营养,分成三顿正餐和两顿副餐来供给。至于副餐,可以选择一些富含营养的食品,如白木耳、杏仁、蜂蜜等。这些食物不仅含有优质蛋白质及脂质,还有软便润肠的作用,是宝宝最佳的活力补给来源。父母可将白木耳煮软剁碎做成甜羹给宝宝食用;也可将杏仁磨碎加点燕麦、葡萄干,用水冲泡给宝宝当饮料喝;或将蜂蜜浇在水果或蛋糕上给宝宝食用。

  3.巧妙补充纤维质。如果宝宝平时讨厌吃蔬菜、水果,可以让其多吃木耳、杏鲍菇、海苔、海带等食物,以增加其纤维质的摄入,从而促进其排便。

  4.多摄取瓜果。中医认为,宝宝便秘的原因在于其体质燥热。因此,便秘的宝宝平时可以多进食瓜类水果,如西瓜、香瓜、哈密瓜等,以消除其体内的燥热。如果宝宝不喜欢这类水果的味道,可以在水果上洒点炼乳、酸奶或冰淇淋,让香浓的甜奶味盖过瓜味。此外,父母还应经常为宝宝熬点绿豆薏仁粥,也能起到解热通便的作用。

  5.适当运动。平时,父母应鼓励宝宝多参加体育运动。因为运动可增加肠蠕动,促进排便。父母也可在宝宝临睡前,以其肚脐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其腹部,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宝宝的肠蠕动,还有助于其入眠。另外,在宝宝进食后1小时轻按以下两处穴位,也可促进其排便。足三里穴:此穴位位于髌骨下缘3寸,胫骨外侧1寸处。可连续按压1~2分钟。支沟穴:此穴位位于手腕背部横纹上3寸处,尺骨与桡骨之间。可连续按压1~2分钟。

  6.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不按时排便是导致许多宝宝便秘的原因之一。3~7岁的宝宝,其腹部及骨盆腔的肌肉正处在发育阶段排便反射的功能尚不成熟。他们还不知道有便意就该上洗手间,经常需要父母的提醒。因此,父母可以把早餐后一小时作为宝宝固定的排便时间。开始时,父母可以陪伴宝宝排便,每次10分钟左右,渐渐帮助宝宝养成定时如厕的习惯。如厕前可给宝宝喝杯果汁或温蜂蜜水润润肠。

  7.注意宝宝的口腔卫生。宝宝的口腔卫生是很多父母容易忽略的。宝宝牙齿不好会变得挑食、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这自然会影响排便。因此,父母平常除了注意让宝宝餐后正确刷牙外,还应定期(每三个月)带其到牙医诊所做一下检查。

赞赏

长按







































西宁治疗白癜风医院
北京中科忽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angmaicai.com/jhcj/1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