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春季传染病
气候回暖,万物复苏,一些春季常见传染病也开始活跃。
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由于年龄小,自身抵抗力也比较低,更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提高预防意识。为了帮助大家快速了解孩子在春季的易感疾病有哪些、提升对常见疾病的防范意识,我们整理了这份幼儿春季疾病预防攻略,希望为老师和家长带来帮助,为孩子做好春季疾病预防。
呼吸道传染病
目录:
水痘
腮腺炎
病毒性感冒
水痘
症状
分为2期,前驱期和出疹期、前驱期,婴幼儿常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低热,全身不适的同时有皮疹的出现。儿童或者成人可有畏寒、低热、头疼、乏力、咽痛、咳嗽、恶心...
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呼吸道传染、人与人之间传播、出疹前一天到结痂后均有传染性
预防措施
隔离、接触后彻底洗手
腮腺炎
症状
腮腺肿大、明显水肿、全身乏力、头痛、发热、一般和患者接触后被传染而患病多发生于春季和冬季。感染一次之后,一般可以获得终身免疫。
传播途径
飞沫、直接接触,病人为主要传染源
预防措施
增加营养、一旦发现隔离、全面消毒,室内开窗通风不少于2小时、多喝水、增加户外活动、勤洗手,不吃过酸食物
病毒性感冒
症状
可能会发烧、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咳嗽、咽喉疼痛、咽喉干痒、声音嘶哑...
传播途径
喷嚏、咳嗽、唾液
主要的传播方式是通过空气进入呼吸道传播
预防措施
室内开窗通风不少于2小时、多喝水、增加户外活动、勤洗手
消化道传染病
目录:
手足口
诺如病毒
轮状病毒
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
症状
以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散在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伴有多种并发症
传播途径
手口接触、打喷嚏的飞沫也是危险的传染源
预防措施
勤洗手、要避免喝生水,避免吃生冷的食物。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流行期间,避免到一些人群密集的地方去。在患有手足口病之后,需要休息好,避免劳累。消毒隔离,避免患者和外界接触。要保持口腔和皮肤的一些护理。
诺如病毒
症状
腹泻、呕吐、腹痛恶心、发热等症状。诺如病毒感染导致的呕吐,往往是腹痛后伴有呕吐
传播途径
这个细菌的传染性非常强,会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水源以及瓜果蔬菜来进行传播。患有诺如病毒的患者,他们的呕吐物,粪便,排泄物也会通过空气传播
预防措施
勤洗手、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增强免疫力是关键
轮状病毒
症状
病初有呕吐,随后出现黄色水样或蛋花样大便,出现无热惊厥、心肌损害、肺部炎症、肝胆损害等。该病为自限性疾病,病程一般3~8天,病人常常以腹泻为主,病人每日腹泻达5-10次左右,
有恶心、呕吐、腹痛、全身乏力、倦怠等其它的消化系统症状,还可能出现发热
传播途径
婴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呈散发或小流行,经粪口传播,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多发生在6个月~2岁的婴幼儿
预防措施
粪尿是病毒气溶胶的主要传播途径,室内卫生间应该勤消毒、通风
疱症性咽峡炎症状
起病迅速,常突然发热和咽痛,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部分患儿可出现高热,严重者可高达40℃以上,甚至引起惊厥,发热可持续2~4天、咽痛明显,严重者可影响吞咽、婴幼儿可因口腔疼痛表现出流涎、拒食、哭闹等症状
传播途径
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呼吸道或者是消化道传播,比如患者打喷嚏、流鼻涕、口水,或者是跟患者同时进餐时,都有可能传染。
预防措施
勤洗手、要避免喝生水,避免吃生冷的食物。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流行期间,避免到一些人群密集的地方去。在患有疱疹性咽峡炎之后,需要休息好,避免劳累。消毒隔离,避免患者和外界接触。要保持口腔和皮肤的一些护理
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的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END-
"盐城东方爱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