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课堂引发雏鸡死亡的常见原因分析

雏鸡相对于成年鸡,对营养和饲养水平要求高,机体调节机能不完善,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弱,稍有疏忽,就会发生各种疾病而死亡。虽然雏鸡死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只要加强饲养人员的责任心,严格各项操作规程,完善育雏条件,搞好育雏管理,供给营养全面而平衡的饲料,严格防疫和疾病防治措施,就可能减少雏鸡死亡,提高育雏的成活率,就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一、饲养环境原因

01class育雏期温度过高或过低个别养鸡户育雏舍简陋,出现很难掌握合适的育雏温度.温度过高雏鸡的体热和水分散失受到影响,食欲减退,易患呼吸道疾病,生长发育缓慢,死亡率升高;温度过低雏鸡不能维持体温平衡,相互挤堆,会导致部分雏鸡呼吸困难甚至死亡。02class密度过大,相互挤压由于密度过大,饲槽和饮水器数量少,放置的位置不当,或者环境突变、有异物刺激等,常导致鸡群互相挤压.每平方米鸡舍面积的养鸡数量,一般为:1~2周龄雏鸡,每平方米可饲养30~40只,随着周龄的增加,每周可递减5只左右,至7~8周龄,每平方米饲养10~15只.还应根据鸡的品种、大小、强弱的不同,进行分群饲养,以免互相挤压。03class鸡舍环境卫生养鸡一般不太注意鸡舍卫生,鸡舍地面或炕面的垫料长期不更换,不经常打扫,舍内温度高、湿度大,鸡粪成堆,病原体和寄生虫卵长期生存,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容易传播,从而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要搞好鸡舍卫生,及时清除舍内粪便和垫料,保持鸡舍干燥,定期对鸡舍、用具进行消毒,再给予药物预防和治疗,就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04class鸡舍的通风换气

育雏室的空气要保持新鲜.由于雏鸡新陈代谢旺盛,鸡群排出大量二氧化碳,如果浓度达到5.8%,鸡群就会出现异常;浓度增至15.2%,则出现昏睡.另外,鸡排出的粪便,蒸发出大量氨气,浓度过高,也会引起疾病.育雏室要注意通风换气,但不应使空气直接吹入鸡舍,尤其外界气温较低时,更要防止冷风吹入。

05class疾病预防漏洞由于环境因素外加养殖户大多都是个人养殖,清理工作跟进缓慢难免出现漏洞,造成很少注意育雏的保暖设备、料槽、饮水器等日常用具的消毒.雏鸡不能及时进行鸡新城疫的基础和加强免疫,法氏囊、鸡痘疫苗等接种也不及时.雏鸡白痢和球虫病是育雏阶段两大疾病,农村育雏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预防时间和方法,等到病鸡出现症状后才采取有关措施,工作被动效果差。06class饲料营养问题

雏鸡料的选择尽量挑选市场反应好的,大厂家的全价料,质量有保证,同时营养更加的全面,避免出现缺乏动物蛋白、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等微量元素,而不能满足雏鸡的营养需要,严重地阻碍雏鸡的生长发育,雏鸡表现体质瘦弱,生长速度缓慢,甚至发生相应的营养缺乏症.要根据雏鸡的营养需要及当地饲料来源及种类,因地制宜的配制雏鸡的全价饲料。

二、疾病因素

01class急性传染性疾病雏鸡采取大群的饲养方式,而且是在密闭的条件下,雏鸡很容易感染疾病,特别是临床中比较难以控制的传染病,如马立克氏病、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目前在实际生产中还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能够治疗这类烈性传染病,所以比较有效的方式是给鸡群进行疫苗免疫。不同的鸡场必须针对自场或本地区的疫病流行情况和存在的微生物种类制订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在引入鸡苗的时候,要求供种单位提供免疫程序而且是有效的免疫程序。引种地区如果不存在某种传染病的流行,暂时可以不给鸡群接种此种疫苗。02class鸡白痢病和球虫病雏鸡群发生死亡的原因中,鸡沙门氏菌病和球虫病属于比较主要的影响因素。雏鸡7日龄内开口用极品头孢(每瓶斤水)饮水,可有效预防沙门氏菌引起的白痢。21日龄以下的雏鸡可在其饲料中添加0.05%的土霉素,对于白痢杆菌病的发生具有预防作用。超过15日龄的雏鸡应该预防球虫病的发生,特别是雏鸡群的饲养密度大而且处于温暖潮湿的环境中,一定要给鸡群进行药物预防,可在其饮水中添加球痢速康(g兑水斤)或球虫清(g兑水斤)适量。药物在使用的时候必须准确进行称量并且均匀搅拌,避免导致雏鸡发生药物中毒的情况。一种药物在使用1~2次以后应更换另一种新的药物交替使用,避免耐药性的产生。03class呼吸道感染

育雏阶段如果保温效果差,室温不高,雏鸡只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维持体温的平衡,容易受凉而感染呼吸道疾病。如果育雏室内的温度太高,开门窗进行通风换气也容易导致雏鸡感染呼吸道疾病。育雏室内的空气不清新、通风换气条件差、温度不恒定、采用潮湿且被污染的垫料和发霉变质的饲料给雏鸡,很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育雏期的温度会受到季节、气候、育雏器种类、雏鸡体质、日龄的影响,所以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舍温要保证,同时还要注意通风换气,切忌贼风和穿堂风,避免雏鸡直接被风吹。湿度对于雏鸡生长发育的影响比较明显,育雏前10天育雏室的相对湿度保持在60%~65%,中后期要注意防潮。

04class营养缺乏症

如果给雏鸡群长期饲喂单一饲料,会导致鸡只摄人的某些营养物质不足,从而引发营养缺乏症。雏鸡如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采食钙、磷含量低的玉米饲料,会导致幼雏的骨骼畸形、关节肿大、生长停滞、体质减弱、脚腿软弱无力或变形。如果饲料中缺少蛋白质和氨基酸时,可见雏鸡生长缓慢、关节肿大、体质瘦弱。如果雏鸡饲料中长期缺乏维生素D,可见软骨症;但是如果饲料中硒和维生素E不足,会导致雏鸡患白肌病。条件允许的地区和饲养场,应该尽量采用全价配合饲料饲喂雏鸡。但是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采取多种饲料进行混合饲喂,尽量保证营养互补。同时饲料里面长期添加鱼肝油或者维力素。预防微量元素的缺乏。

05class脐炎孵化室、育雏室、种蛋及各种用具的消毒不严格,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等通过闭合差的脐孔侵入卵黄囊感染发炎而发生脐炎。该病发生时,对孵化室、育雏室、种蛋及各种用具采用福尔马林进行熏蒸消毒,同时在雏鸡开口加入极品头孢或者雏健净化体内细菌,预防脐带感染。结合加强饲养管理,准确掌控室内空气湿度等措施,能够将脐炎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降低。发生脐炎的患鸡应该采取隔离措施进行单独的饲养,环境温度应该高于正常体温2~3℃,并且进行精心的护理。06class脱水运输雏鸡的时间比较长,或者因为接种疫苗等准备工作,导致雏鸡“开饮”时间推迟太久,或者鸡只数量大,而饮水器的数量太少,导致雏鸡不能及时饮水,失水过度而引发脱水。所以,雏鸡在运输时一定要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将运输时间尽量缩短,使雏鸡尽快到达育雏室,并且给其提供充足的饮水。外运雏鸡应在入舍3小时内开口饮水,同时在饮水用添加5%的葡萄糖与维力素,以增强体质,缓解应激,对于体内的有害物质排出具有促进效果。调教不会饮水的雏鸡学习饮水,开饮后不间断的供应饮水。07class中霉

给雏鸡群采用药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的时候,如果对于药物计量计算有误,会导致投药量鸡只大或者是疗程过长,最终雏鸡发生药物中毒而出现死亡。鸡只采食霉变饲料会发生中毒,雏鸡舍内有害气体过多同样会发生中毒。饲料中添加的药物应该搅拌均匀。饲料和农药应该分开存放,避免农药中毒,发霉变质的饲料禁止给雏鸡饲喂。

08class啄癖雏鸡在21日龄以后很容易发生严重的啄癖,常见现象有啄肛、啄羽、啄肉、啄趾。常见病因是饲料中的矿物质及含硫氨基酸不足、舍内环境条件差、光照过强等。雏鸡在5~9日龄断喙可以防止啄癖发生。强化饲养管理工作,控制饲养密度合理,通风换气措施到位,给鸡群饲喂全价配合饲料,让其接受适度的光照时间和强度,不间断的供给饲料和饮水,同时饮水里面常添加黄金维它,满足雏鸡对无机盐和必需氨基酸的要求。

点击下面「蓝色字体」查看精品

养鸡,持续给料与间隔给料的利与弊。

入秋后,高产蛋鸡注射疫苗时应注意些哪方面的问题?

蛋鸡体重和体型发育标准--胫长与体重。

导致蛋鸡产蛋率下降的原因分析。

蛋鸡的光照管理以及产蛋期光照的注意事项。

肉鸡养殖保持肠道健康的几点注意事项。

引起家禽肝脏病变都有哪几种疾病,快点收藏吧。

蛋鸡秋天管理要点。

因为有它·····蛋蛋不再忧伤!

鸡痘的诊断与防治。

家禽养殖的管理要点与注意事项。

鸡沙门氏菌的诊断与防控措施。

禽霍乱的诊断与防控措施。

蛋鸡产蛋疲劳综合征的诊治措施。

产蛋问题解决好,蛋价低点又何妨!

霉菌对家禽养殖的影响。

重磅精品推荐:防肠炎、促生长、增重增蛋—生命基因

精品推荐:免疫高产多维—维力素

赞赏

长按







































白殿疯症状初期图片
白癜风是什么样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angmaicai.com/jhzy/18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