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鱼的常见疾病和治疗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办法 http://pf.39.net/bdfyy/

新手鱼友最头疼的就是孔雀鱼看着状态不对,但是又不知道是哪里不对,特别是综合几个疾病,却无从下手,更惨的是狠下心用鱼药,结果直接送走,内疚又心疼!我们来说说几个我们常见又能自己治疗并控制的疾病吧~

1、温差型疾病

顾名思义,因为水温短期剧烈变化,或者长期超过体能限制的水温变化而产生的身体反应导致的疾病:水霉(鱼身上长肉的区域出现不规则状肉眼可见白色棉絮状东西)、白点(圆形小白色点点,不立体)、针尾(尾巴像一根针一样,不舒展)、炸鳞(鳞片一个个立起来,不贴合鱼身体)、缩尾(尾巴和身体等宽,边缘部分不展开)、缩鳍(最常见的就是背鳍缩着不立起来)等。

孔雀鱼正常的温差范围:22-28度,低于22或者高于28孔雀鱼就会不舒服但能忍受,低于20或者高于30可能直接挂。

一天内孔雀鱼接受的水温温差:大鱼不超过正负3度,刚出生小鱼不超过正负1度。

温差型疾病的最大原因就是鱼友换水,换水规律而且动作轻柔就可以避免大部分的病原。

得了温差型疾病的孔雀鱼,在最短的时间内,下盐(厨房食用盐也可以)、升温30度,等待鱼自己状态变好就可以了。

如果鱼已经快不行了,或者像大鱼针尾、立鳞这种很难治好的病,也只能尽量挽救,做好给它送走的心理建设。

2、细菌型疾病

细菌型疾病顾名思义,就是由细菌感染而产生的疾病,根据细菌感染的部位,有不同的病征。

体内寄生型疾病:肠炎(肚子没有弧度,成一条直线,不吃食),腹水(肚子长时间鼓鼓的像怀孕,胎斑不明显或者看不到),细菌型白点病(身体出现白色圆点)相同的还有针尾等。

鱼鳍细菌型疾病:孔雀鱼是群体性鱼类,它们有群体排斥和帮助意识,一旦看见鱼尾部或者其他鱼鳍被病菌感染,其他鱼会咬掉病鱼鱼鳍感染病菌的部分,鱼鳍不规律的少一块就是这个原因。

除了以上常见的疾病,还有其他类型的不同表现的细菌型疾病,治疗细菌型疾病的方法,下盐(食用盐也可以),升温30度,隔离病鱼。

一般程度轻好治疗的病,像肠炎,一般1-2天就可以治好,再回归鱼群一点影响也没有,但是如果病情严重,鱼友要注意观察,及时作出反应。

3、怎样判断鱼的病因

治病不如防治结合,找到病因并且隔离病原要更容易保证孔雀鱼的健康。

保证硝化细菌自然繁殖、水质PH值、水温稳定,提供一个好的环境给孔雀鱼就能减少生病的概率。

在任何环境变化或者鱼群变化之前,消除以上的得病因素,例如:新鱼不混养,不在大缸生产,小鱼出生3天不换水,做好母鱼产后月子,周期规律换水等,才是养鱼的长久之道。

对于用药这件事,饲主一直是不建议的,从人的同理心来说,鱼生病尽量选择给它好的环境让他自然恢复,不专业的用鱼药对鱼的伤害人控制不了,有些鱼用药以后好了,但是免疫系统被摧毁了,下一次疾病等不到用药就直接死亡,反而违背了我们救治的本意。

鱼生病了,第一反应不是我该怎么办?而是回想,我干了什么导致它生病了?再根据行动产生修正和刺激鱼的自我恢复。

精打细算饲主的小九九,鱼药有时候比一条鱼还贵,用不起啊!

呢喃春风中

催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angmaicai.com/jhys/61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