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治疗药物 http://www.bdfyy999.com/m
15.1防止倒塔(杆)事故
15.1.1规划阶段,应对特高压密集通道开展多回同跳风险评估,必要时采取差异化设计。当特高压线路在滑坡等地质不良地区同走廊架设时,宜满足倒塔距离要求。
15.1.2线路设计时应避让可能引起杆塔倾斜和沉降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地裂缝等不良地质灾害区。
15.1.3线路设计时宜避让采动影响区,无法避让时,应进行稳定性评价,合理选择架设方案及基础型式,宜采用单回路或单极架设,必要时加装在线监测装置。
15.1.4特殊地形和极端恶劣气象环境条件下的重要输电线路宜采取差异化设计,适当提高防冰、防洪、防风等设防水平。
15.1.5对于易发生水土流失、山洪冲刷等地段的杆塔,应采取加固基础、修筑挡土墙(桩)、截(排)水沟、改造上下边坡等措施,必要时改迁路径。
15.1.6分洪区等受洪水冲刷影响的基础,应考虑洪水冲刷作用及漂浮物的撞击影响,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15.1.7高寒地区线路设计时应采用合理的基础型式和必要的地基防护措施,避免基础冻胀导致的位移和永冻层融化导致的下沉。
15.1.8对于移动或半移动沙丘等区域的杆塔,应采取围栏种草、草方格、碎石压沙等防风固沙措施,且设计时应考虑主导风向等影响因素。
15.1.9隐蔽工程应留有影像资料,并经监理单位质量验收合格后方可隐蔽;竣工验收时运行单位应检查隐蔽工程影像资料的完整性,并进行必要的抽检。
15.1.10铁塔现场组立前应对紧固件螺栓、螺母及铁附件进行抽样检测,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地脚螺栓直径级差宜在6mm及以上,螺杆顶面、螺母顶面或侧面加盖规格钢印标记,安装前应对螺杆、螺母型号进行匹配。架线前应对地脚螺栓紧固及螺纹打毛情况进行检查,地脚螺栓紧固不到位或螺纹未打毛时严禁架线作业和保护帽施工;但8.8级、10.9级的高强度地脚螺栓不采用螺纹打毛措施。
15.1.11对于山区线路,设计单位应设计余土处理方案,且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余土处理方案。
15.1.12运维单位宜结合本单位实际,按照分级储备、集中使用的原则,确定事故抢修塔的合理数量并予以储备。
15.1.13恶劣天气后,应开展线路特巡。对于发生导地线覆冰或舞动的线路,应做好观测记录和影像资料的收集,并进行杆塔螺栓松动、金具磨损等专项检查及消缺。对发生大风和强降雨的线路,应做好杆塔基础及护坡、排水沟和挡土墙等设施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置。
15.1.14加强杆塔基础的检查和维护,对取土、挖沙、采石、堆积、掩埋、水淹等可能危及杆塔基础安全的行为,应及时制止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15.1.15应采用可靠、有效的在线监测设备加强特殊区段的运行监测。
15.1.16加强拉线塔的保护和维修。拉线下部应采取可靠的防盗、防割措施;应及时更换锈蚀严重的拉线和拉棒;对易受撞击的杆塔和拉线,应采取有效的防撞措施;对机械化耕种区的和跨越kV(66kV)及以上线路、铁路、等级公路、通航河流及居民区的35kV及以上线路的拉线塔,宜改造为自立式铁塔,具备条件时上述跨越档宜改造为独立耐张段。
15.1.17混凝土电杆基础埋置深度不应小于0.5m,对于坡道、河边等易造成冲刷,或埋深无法满足的电杆,应采取加固措施。
15.1.18利用已有杆塔立(撤)杆的线路改造及迁移项目,需对铁塔(杆)结构和基础进行鉴定和复核计算,必要时增设临时拉线并补强,并采取安全可靠的施工组织措施防止杆塔结构损坏。
15.2防止断线事故
15.2.1应加强施工质量管控,防止放线、紧线、压接金具、挂线及安装附件时损伤导地线。
15.2.2kV及以下线路的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的外层线股应选取单丝直径2.8mm及以上的铝包钢线;kV及以上线路应选取3.0mm及以上的铝包钢线。
15.2.3加强对大跨越线路的运行管理,按期进行导地线测振,发现动弯应变值超标时应及时分析、处理。
15.2.4对于腐蚀严重区域的线路,应根据导地线运行情况进行鉴定性试验;出现多处严重锈蚀、散股、断股、表面氧化时,宜换线。
15.2.5预绞式金具的使用应加强施工质量管控,确保预绞丝与被接续线股紧密连接;跳线的接续不应采用预绞式金具。
15.2.6大风频发区域,宜采用预绞丝护线条,减少导线振动疲劳受损风险。
15.3防止绝缘子和金具断裂事故
15.3.1大风频发区域的悬垂线夹和连接金具应选用耐磨型金具;重冰区应考虑脱冰跳跃对金具的影响;舞动区应考虑舞动对金具的影响。
15.3.2不应反装复合绝缘子的均压环,不应将均压环安装于护套上。作业时应避免损伤复合绝缘子伞裙、护套及端部密封,不应脚踏复合绝缘子。
15.3.()kV及以上线路的悬垂复合绝缘子串应采用双联及以上设计,且单联应满足断联工况荷载的要求。
15.3.4跨越kV(66kV)及以上线路、铁路、等级公路、通航河流及居民区的线路直线塔悬垂串应采用双联结构,宜采用双挂点,且单联应满足断联工况荷载的要求。
15.3.5对于耐张绝缘子串倒挂的耐张线夹,应采取填充电力脂或线夹尾部打渗水孔等防冻胀措施。
15.3.6应基于复合绝缘子的实际运行效果,合理降低伞套电蚀性和阻燃性,实现伞套硅橡胶含量的大幅度提高及复合绝缘子运行寿命的有效提升。
15.3.7新建kV及以上线路的V串和跳串复合绝缘子宜采用环式连接金具。
15.3.8对于新建特高压输电工程的kN及以上盘形悬式瓷绝缘子,每个制造商、每个型号的产品应随机选择一个抽检批次进行热机试验。
15.3.9高温大负荷期间应开展红外测温,重点检测接续管、耐张线夹、引流板、并沟线夹、导线修补部位、地线接地螺栓等金具的发热情况,发现缺陷应及时处理。
15.3.10加强对导、地线悬垂线夹承重轴磨损情况的检查,导地线振动严重区段应按2年周期打开检查,磨损严重的应予更换。
15.3.11应加强锁紧销运行状况的检查,锈蚀严重及失去弹性的应及时更换;应重点加强V串复合绝缘子锁紧销的检查,防止因锁紧销受压变形、失去锁紧效果而导致掉串事故。
15.3.12加强瓷绝缘子的检测,及时更换零、低值瓷绝缘子及自爆玻璃绝缘子。加强复合绝缘子护套和端部金具连接部位的检查,应及时更换端部密封破损及护套严重损坏的复合绝缘子。
15.3.13应按周期开展运行复合绝缘子的抽检试验,其中应包括芯棒应力腐蚀试验。
15.3.14应加强特高压输电工程的盘形悬式瓷绝缘子性能跟踪,投运2-4年应抽取不少于8片绝缘子进行机电联合破坏试验,破坏值不应小于绝缘子额定机械强度。
15.3.15防振锤、间隔棒发生移位和脱落,架空绝缘地线绝缘子间隙发生放电,应及时处理。
剩余64%未读立即解锁专栏,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