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知识

北京哪个医院医白癜风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

漫长的冬季,人们身体渐渐对寒冷习惯了。春季天气转暖,昼夜温差大,人体内部系统却还来不及调整适应。春天万物生机萌发,细菌、病毒等亦随之活跃;忽冷忽热的气温变化,气候干燥,人体缺水,呼吸道粘膜失去滋润,粘膜细胞脱落,屏障作用下降,导致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下面就介绍几种春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知识。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症状

诺如病毒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h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大便常规镜检WBC15,未见RBC。原发感染患者的呕吐症状明显多于续发感染者,有些感染者仅表现出呕吐症状。此外,也可见头痛、寒颤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

诺如病毒应该怎么治疗

1.补液治疗推荐口服补液盐Ⅲ,能够预防和治疗脱水,同时还能够减少腹泻量和次数,缩短腹泻病程;严重脱水的患者,尤其是幼儿及体弱者,应及时输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若患者可以口服,应同时给予口服补液盐Ⅲ进行治疗。2.日常护理应注意患者的饮食卫生,多吃新鲜、易消化的食品,多喝水,少吃高脂肪食品,少吃冷食,同时注意患儿的保暖,并少去人群过于集中的公共场所。3.补锌疗法由诺如病毒引起的腹泻可能造成锌流失,是否补锌请遵照临时医师的建议。

诺如病毒预防措施有哪些

生活中尽量喝开水,不吃生的半生的食物,禁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生吃瓜果要洗净,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2.诺如病毒患者呕吐物有感染性,呕吐物附近任何表面都应该被迅速清理和用漂白剂消毒,然后冲洗干净;3.可能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应当丢掉。4.衣服、毛巾、桌布和餐巾等物品沾染呕吐物或粪便时,应迅速高温清洗。5.适当处理生活污水和污染的儿童尿布可以帮助减少诺如病毒传播和预防疾病。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因流感病毒造成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春季传染病中传染率最高的。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及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

主要症状: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也叫流脑,传染性较强。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脑传染性较强,只要是带菌者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儿童最容易感染。流脑发病初期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现象级易被错判为感冒。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一般10天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可概括为“三、三、三”,即前驱期3天:出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这是特点);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恢复期3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二次复发极为少见。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尤其是0.5岁~5岁幼儿发病率最高(占90%)。

水痘:

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园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疱疹、结痂同时存在,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躯干,继头面、四肢,而手足较少,且瘙痒感重。接受正规治疗后,如果没有并发感染,一般7~10天可治愈。传染源主要是病人。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的接触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多见。由于本病传染性强,患者必须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

流行性腮腺炎

俗称“乍腮”,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传染病,一般2周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发热、耳下腮部、颌下漫肿疼痛,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蔓延,可并发脑膜脑炎、急性胰腺炎等。传染源是腮腺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病毒经过飞沫使健康人群受感染。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预后良好,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

猩红热

猩红热为主要由A组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期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表现为发热、咽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发热24小时内出现皮疹,开始于耳后,颈部,上胸部,一日内蔓延至全身。皮疹呈鲜红色,针头大小,有些象“鸡皮疙瘩”,若用手指按压时,可使红晕暂时消退,受压处皮肤苍白,经十余秒钟后,皮肤又恢复呈猩红色,面部充血潮红,但无皮疹,口唇周围及鼻尖则显得苍白,舌红肿。猩红热的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偶可经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少年多发。该病有特效的治疗药物,治疗效果好,故治愈率高,危害已明显下降,但早诊断、正确治疗是关键。

人感染H7N9禽流感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中重症肺炎病例常可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于10岁以下儿童身上的传染病,这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所引起的。以手、足部出疹和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为特征性表现。大多数患有手足口病的患者在病情出现的5~7天之后就会逐渐痊愈,但是也有少部分患者病症比较严重,导致引起了脑炎、脑膜炎和脑脊髓炎等并发症。一旦引发脑炎等并发症,治愈就比较困难,而且就算最后痊愈也有一定概率会有后遗症。

手足口病如何预防:

(1)手足口病的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所以家长一旦发现附近有手足口病患者,最好避免让孩子和患者接触,同时患者接触过的奶瓶、衣物等也不要让孩子碰到。一直到患者的症状完全缓解为止才能继续接触

(2)家长要注意家里的空气通风,保持空气的新鲜。孩子需要尽早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一定洗干净手,不吃不干净的东西,吃带皮水果剥

皮等习惯。

(3)及时带孩子接种手足疫苗,这也是最重要的预防手段之一。

手足口病饮食和护理:

(1)一旦孩子确诊为手足口病之后需要马上进行隔离,一直到所有症状有所缓解为止。

(2)由于孩子在患病期间可能口腔内部会有大量溃疡和疱疹,所以还在在患病期间的饮食应该是以流质或者半流质食物为主。

(3)孩子患病之后,家长应该将孩子的指甲全部剪掉,避免孩子无意识的挠疱疹导致再次感染。

(4)注意保持家中的环境卫生,家里应该保持通风,孩子的碗碟、奶瓶和衣物等都应该做清毒处理。

甲型h1n1流感

甲型h1n1流感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毒是年4月首次在人类分离到,是既含有人流感病毒基因片段、也含有猪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基因片段的新型h1n1流感病毒。

年4月30日,我国已将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将甲型h1n1流感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

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后能引起人类出现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可出现严重疾病或引起死亡。

甲型h1n1流感的传染源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病人的传染期是自出现症状前1天,至发病后7天,或至病例症状消失后2天(以两者之间较长者为准)。有些人感染病毒后不发病,但也可将病毒传给他人。

传播途径:甲型h1n1流感主要通过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而喷出的雾滴,经空气传播给他人。也可通过接触流感病毒污染的物体,然后触摸自己的鼻子、嘴或眼睛而感染。个人采取常规的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措施和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能有效减少感染机会。个人预防最重要的是:如咳嗽时用手帕遮盖口鼻部、尽量减少与流感样病例接触、减少到公众场所、勤洗手等。

沙眼

沙眼是一种角膜的炎症反应,出现这些问题的话,要注意及时进行杀菌消炎治疗常会使用的药物,如利福平以及金霉素,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要预防沙眼要重视卫生工作,平时要勤洗手,保持正确的读书看书姿势。

(1)沙眼其实也是一种角膜的炎症反应,在对其治疗的时候,应该使用杀菌消炎的方法,消除沙眼衣原体。同时还要注意控制衣原体出现传染的可能性。

(2)临床上,治疗沙眼会使用一些常见的药物,例如利福平、四环素、金霉素、土霉素、红霉素、磺胺及氯霉素、氯霉素滴眼液、四环素可的松眼膏等,对沙眼衣原体有抑制作用,被广泛的用来沙眼的治疗。

(3)沙眼的具体情况不一样的话,在治疗用药上面还是有一定分别的,有些患者可能只需要一些眼部的局部用药,但一些患者可能有并发症等问题,其用药可能是全身性的。因此在沙眼治疗之前,最好先有一些详细的检查会比较好。

(4)小学生如何预防沙眼

专家介绍说,小学生沙眼问题有集体出现的现象,因此要加强小学生集体的卫生保健意识,应改善环境卫生,认真培养儿、小学童卫生习惯,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检查发现并治疗已有沙眼的患儿。及时的对患病人群隔离治疗。

此外,无论是学校的老师还是家长朋友,要注意向自己的孩子传达一些基本的卫生常识,特别是用眼的健康。例如看书的姿势要正确,看电视的时间不宜过程,玩耍的时候不要用手直接揉眼睛等等。

预防措施:

1.接种疫苗,免受感染:

对于年幼的儿童或者抵抗力差的人,可以到妇幼保健所或者是当地疾控中心接种某些疫苗,使身体产生病毒抗体,避免病毒感染。

2.开窗通风,远离人员密集区:

春天里要注意空气来流通,可以通过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的空气新鲜,对于教室、会议室等人员聚集的场合尤其要注意。此外不要到贸市场、个体饮食店、游艺活动室等人口密集、人员混杂、空气污染的场所去。

3.补充营养,提高免疫力:

通过合理膳食,增加营养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糖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食品来摄入足够

的维生素并多喝水促进新陈代谢。

4.加强锻炼,提高体质:

除了通过饮食调理补充营养外,也要加强体育锻炼,来增强体质。可以到郊外、户外慢跑、做操、打拳等,呼吸新鲜空气、筋骨舒展、强身健体。当然也要注意劳逸结合,合理休息,做到生活有规律,千万不要过度疲劳,以免免疫能力下降,适得其反。

5.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习惯: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用洗手液和流动清水彻底清洗干净(不用不干净的毛巾擦手),不吃带皮水果,不喝生水,不吃不清洁的食物,不生吃海鲜肉类食品;一旦出现发热等病症及时就医。

6.适当消毒,远离传染源:

避免接触传染病人,不去传染病流行的地区;医院则最好戴上口罩,回家后要及时洗手,避免交叉感染;对于家中有已感染的病人则要对其用过的物品及房间进行消毒,如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拭房内门把手、桌面、地面,在日光下晾晒衣被通过紫外线进行杀菌。

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angmaicai.com/jhln/70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