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 喂奶前、接触宝宝前充分洗净双手,杜绝致病菌的传播。
● 保持乳房及乳头的清洁。
● 每次结束哺乳后,母亲可挤出少量乳汁涂在乳晕处,利用乳汁的抑菌作用隔离病菌。
● 喂奶后给孩子喂几口温开水,冲去留在口腔内的奶汁,防止病菌滋生、繁殖。
● 人工喂养婴儿的奶瓶、奶嘴应充分清洗,并定期煮沸消毒。
● 婴儿用的毛巾等物品要与成人分开,并及时煮沸或曝晒消毒。
新生儿肺炎
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很容易引起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败血症乃至死亡,所以妈妈们一定不能掉以轻心。
新生儿肺炎的早期症状
口周发紫、口吐泡沫、呼吸快、鼻翼煽动、食欲不振、容易呛奶、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哆嗦、腹泻等。重度肺炎的主要症状为:呼吸急促(每分钟可达80次以上)、鼻翼煽动、有三凹征(吸气时孩子的胸骨上窝、肋间隙和剑突下出现凹陷),呼吸时呻呤、脸及四肢末端明显发紫、面色苍白或青灰、呼吸不规则甚至暂停呼吸、两肺有密集的细湿啰声。
如何判断
通过数孩子的呼吸数量来观察是否得了肺炎,在孩子安静状态下数孩子的呼吸次数,一呼一吸才算1次,每次数1分钟。如果孩子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大于或等于60次,就说明孩子可能得了肺炎。
也可以通过观察婴儿胸凹陷,小于2个月的肺炎患儿吸气时可以看到胸壁下端明显向内凹陷,医学上称之为胸凹陷。这是孩子需要比平时更用力吸气才能完成气体交换所致。如果孩子即出现呼吸增快又有明显的胸凹陷现象,就说明已经患了重度肺炎,必须住院治疗。
如何预防
父母及其他亲属在护理新生儿时应先洗净双手。
新生儿的房间应当保持洁净,还应定时通风,保持室内气的流通、新鲜。
新生儿的衣被、尿布应柔软、干净、哺乳用具应勤消毒。
家中如果有人患感冒,要尽量避免接触新生儿。母亲如果患感冒,照顾孩子和喂奶时应戴口罩。
如何护理
密切观察孩子的体温变化、精神状态、呼吸情况,出现发展变重的迹象及时求医。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四季均当通风换气,但不要使孩子处在有对流风的地方。
室内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室温宜保持在18℃~20℃,湿度宜保持在50%~60%。
患肺炎的婴儿衣被要轻柔,衣服要宽松,以免影响呼吸。
及时清除鼻痂及鼻腔分泌物,保持孩子呼吸道通畅。
经常给孩子翻身、改变睡眠姿势或轻拍其背部(合并心力衰竭者除外),以利于排痰。
注意补充水分和热量。除注意喂奶、喂水外,还可以注射葡萄糖。
不要用奶瓶喂奶,应改用小勺喂。.
红屁股
“红屁股”在医学上称为尿布疹或尿布皮疹,是新生儿尿布接触皮肤的部分出现成片分布的鲜红色红斑,甚至发生丘疹、水疱、脓疱、糜烂的皮肤疾病。造成孩子“红屁股”的原因主要是氨刺激。如果孩子大小便后不能及时更换尿布,或尿布清洗不干净,或长期使用不透气材质的尿布包裹孩子的臀部,尿液中的氨就会在大便中细菌的分解作用下产生具有刺激性的氨,长期刺激孩子的皮肤,就会使孩子出现“红屁股”。
如何护理
用细软、吸水性强的纯棉布作尿布,最好选白色或浅色的布料,不要用黑、蓝等深色调的粗布、化纤织物作尿布。
尿布要勤换,每次尿湿后要及时更换。
不要用塑料布包尿布。
每次大便后用温水冲洗孩子的臀部及外阴部,轻轻擦干后涂上护臀膏、凡士林或消毒或的植物油。
不要用水或肥皂洗孩子的臀部,可用喝剩的茶水为孩子洗臀部,不但有利于清除油腻,还有消毒、灭菌的功效。
经常让孩子的臀部晒太阳
如果出现破皮现象,可用40瓦的灯泡在距离孩子臀部30-40厘米处照射孩子臀部的皮肤,每次照射20-30分钟。照射时虚有专人守护孩子,避免烫伤。
慎用爽身粉
粉剂吸水后容易结成颗粒,不但无法帮孩子保持干燥,还对孩子的皮肤有刺激性作用。有些爽身粉中含有铅、氧化镁、硫酸镁等物质,容易对孩子造成伤害。爽身粉中的粉末还容易通过女婴的外阴进入阴道、宫颈、诱发卵巢癌。所以,父母应该少给孩子用爽身粉。
新生儿脱水热
新生儿由于天气干燥炎热、室温过高或保暖过度导致脱水引起的发热,多在出生后2~4天时发生。发热时,孩子体温突然升高(有时可达39℃~40℃),有的孩子会变得烦躁甚至爱哭,前囟凹陷,口唇粘膜干燥,皮肤弹性较差,尿量减少,补水足量水分后体温则会迅速下降。新生儿脱水热极易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尤其是体温升高过快时可能引起呼吸暂停、呼吸衰竭,继而导致脑损伤或死亡。
如何预防
将室温保持在22℃~28℃之间。
不要给孩子穿得太多、太厚。
如果母乳不多,两次喂奶之间最好加喂20~30毫升温开水或浓度为5%的葡萄糖水。
如何护理
补充水分:每2小时喂一次浓度为5%的白糖水或葡萄糖水,每次喂15~30毫升。如果喂水有困难,可考虑静脉滴注补液。
尽量实施母乳喂养。
不要滥用退烧药。
发热或退热后48小时内不要给孩子洗澡。
高热不退(腋温≥40.5℃)或出医院救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