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宝宝并不适应的新环境,很容易出现面部发黄、湿疹、浮肿、抽搐……面对这些疾病,妈妈们光着急是没有用的,那么到底该怎么解决呢?
面部的组成包括皮肤、浅筋膜、面肌、血管、淋巴及神经。新生宝宝面部皮肤与全身皮肤一样十分娇嫩,其上覆以多少不等的灰白色胎脂,以后逐渐吸收。胎脂吸收后,由于表皮薄,皮肤富于血管而呈浅红色。妈妈们面对小巧娇嫩的新生宝宝,一旦出现状况,应该在保持冷静的情况下做出有效的护理。
面部常见疾病症状一:
新生宝宝生后2~3天面部发黄,这是怎么回事?
专家解答:
妈妈们不用担心,这称为“新生儿黄疸”,一般持续7~10天,14天后消失。这是由于体内多余的红细胞破坏,产生间接胆红素,而肝脏的酶活力不足,不能将间接胆红素转变成直接胆红素造成的。新生宝宝此时皮肤颜色虽然发黄,但对精神、吃奶没有什么影响,这种黄疸属生理性的黄疸,一般情况下,生理性黄疸不需要特殊治疗。
主要护理方法:
1.新生宝宝黄疸中眼睛是最早黄,最晚退的,所以先从宝宝的眼睛观察起。
2.宝宝黄疸期间应该多喂温开水或葡萄糖水利尿,让宝宝依靠内循环自行排出胆红素。
3.要注意宝宝便便的颜色,如果是肝脏胆道发生问题,大便会变白。
4.光照能够让胆红素在光化反应下改变结构,便于被宝宝排出体外。一定不要让家里太暗,窗帘不要都拉得太严实,让宝宝接近窗户旁边的自然光。
5.喂食不足容易引起宝宝黄疸,妈妈必须让宝宝勤进食。可以通过观察宝宝尿尿的次数来确认宝宝吃得够不够。一天尿6次以上,以及宝宝体重持续增加,就表示吃的份量足够。
6.为了预防新生宝宝黄疸向病理性发展,必须避免宝宝接触能诱发溶血的药物、化学物品,禁用可诱发溶血性贫血的氧化剂药物,家中也必须尽量减少樟脑丸或萘的使用。
就医指征:倘若黄疸出现得早,持续时间长,或者逐渐加重,就属于病理情况,必须带宝宝及时就医。
症状二:
新生宝宝面部发红,脸颊、额头、下巴多处地方出现疹子怎么办?
专家解答:
这是湿疹,一种十分常见的皮肤病。根源是胃肠道系统的不完善,宝宝吃进去的某些过敏原易透过较薄的肠壁进入血液中,由于皮下毛细血管最丰富,所以湿疹就立刻表现在皮肤上。新生宝宝出现面部湿疹,痒感明显,易反复发作,常使患病宝宝不安。爸爸妈妈也不必太过着急,医院治疗外,一般的只要精心护理就可治愈。
主要护理方法:
1.注意面部皮肤的清洁、干燥,洗脸时不要用肥皂刺激,否则可加重湿疹。
2.只有红斑及血疹时,可用消炎药物外擦,每天2~3次,有糜烂、渗液时,用2%~3%的硼酸,开水冲开,用比较干净的纱布或消毒棉签蘸上少许,涂抹在患处。
3.妈妈要经常留意宝宝周围的冷热温度及湿度的变化,尤其要避免宝宝皮肤暴露在冷风或强烈日晒下。除了注意天气变化,妈妈不要让宝宝穿易刺激皮肤的衣服,如羊毛、丝、尼龙等。
4.千万不要给宝宝喂牛奶,以免产生抗体导致日后发生过敏。
5.妈妈最好不要吃辛辣食物,如辣椒、葱、蒜、酒等。注意定时喂奶,不要让宝宝过饥或过饱,防止便秘及消化不良,而诱发湿疹。
温馨提示:宝宝一出汗就会痒得乱抓乱挠,哭个不停。因此宝宝的手指也要保持清洁,或带上一副透气好的用纱布或棉布做成的袋式手套,防止宝宝用手抓破脸而继发感染。
症状三:
新生宝宝面部稍有浮肿怎么回事?
专家解答:
脸部浮肿现象经常发生在血液循环代谢能力差的宝宝身上,身体能保持健康状态,全因体内细胞进行的分裂活动,继而排出二氧化碳和体内废物,当血液循环良好时,体内水分会随着血管不停流走,使身体保持着平衡的水分。但当血液循环不好时,体内便积存多余的水分,这些水分并会在细胞里滞留着,就会出现浮肿现象。
主要护理方法:
1.要注意观察宝宝的眼睑是否有浮肿,嘴唇颜色是否正常,平时精神状态、面色可好。如果从脸部开始浮肿,继而扩大到全身,那么罹患肾脏病的可能性很高,不过也有可能是急性肾炎或肾病变。
2.如果宝宝面部浮肿不太严重,可运用一些简单、容易的按摩方法令其恢复,如:用手指尖微微按动面颊。由耳垂边方向至鼻颊骨旁边,待宝宝呼气时按下,吸气时放松(左右面颊)做十次。
3.蛋白质不足引起的营养失调也会造成浮肿,因此一定要给宝宝补足充分的营养。
4.宝宝有了较为固定的睡眠时间后,要逐渐戒掉吃夜奶。宝宝入睡前不要喂太多奶,以免宝宝无法正常消化,导致浮肿。
就医指征:如果宝宝浮肿没有消退或者加重,医院做详细检查。
症状四:
新生宝宝午觉醒后面部抽搐,小脸通红,几秒钟后恢复正常。是什么原因?
专家解答:
这是痉挛,为大脑功能暂时紊乱的一种表现。人体肌肉的运动是受大脑控制的,当管理肌肉运动的大脑有关细胞暂时过度兴奋时,就会发生不能自控的肌肉运动,可局限于某群肌肉或身体一侧,或波及全身。面部肌肉抽动,大多宝宝已经神志不清,时间可为几秒钟或数分钟,严重者达数分钟或反复发作,抽风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者称惊厥的持续状态。
主要护理方法:
1.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新生宝宝的头偏向一侧,如有呕吐物要及时清理。
2.宝宝抽搐时要减少对宝宝的任何刺激,一切动作要轻,保持安静,避免强光刺激。
3.观察宝宝抽搐发作的持续时间、间隔时间,注意宝宝神志及瞳孔的变化,并及时与医生联系。
4.宝宝面部抽搐后要让其好好休息,应该选择室内光线偏暗、安静的地方。
温馨提示:如新生宝宝出现惊厥,应针对病因止惊。原因一时难以查清时,首先试用25%~50%葡萄糖20~30ml静脉注射(因新生宝宝低血糖多见);如15分钟不见效果,则采用10%葡萄糖酸钙5ml加10%葡萄糖2ml缓慢静脉注射(因新生宝宝易发生低钙血症);如仍无效,可静脉注射维生素B6。
“我最怕疼了,想选择无痛分娩。“
“但是,那么多种类,到底哪种才适合我呢?”
本期《辣妈来帮忙》
一起来聊聊《到底要不要选无痛分娩》
快来看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