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宝宝发烧这个状况是妈妈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也是最容易让家长惊慌失措的。最近工作室频繁出现高烧的宝宝,我们专门拿出这个问题做一期文章,与大家分享宝宝发烧应该怎么办。
首先,宝宝发烧的中医辨证分型有外感发热、积食生热、肝郁化火、变蒸发热等。我们一样一样的说。
1
外感发热
所谓外感,就是由于感受到大自然,也就是人体外的邪气而受伤的情况。我们临床上见到最多的就是外感风寒和风热。由于现在家家户户都有空调,真正的风热已不多见,风寒感冒的情况则比比皆是。而临床上,以前的风热感冒的情况,也多由其类症“积食加外感”而替代。
风寒,就是感受了大自然的寒气,或者现代社会吹空调、电风扇感受的人造虚邪贼风,而寒气侵袭人体导致的发热。这个发热一般容易急起发高热,也就是噌,一下子高烧的很快。
为什么?寒气从人体皮肤毛孔进入,热胀冷缩,进去它就把门带上了,所以你看一着凉,那毛孔全闭着,不会出汗。另外人体表都有一层“气”在保护着我们不受外邪侵犯,中医叫它“卫气”。这个卫气就是你的兵,这时邪气来犯,你的兵就分离驱其外出,两军对阵,越打越激烈,越激烈表现的就越热。这个道理相信大家都能明白。中医称小儿为纯阳之体,卫气就是阳气的一个兵种,可见小儿一般情况下兵强马壮,所以我们会看到小孩动不动就三十八九度的往上烧,这个高烧好,最起码能证明自己的兵多,正气足啊。
好多成年人或者个别的宝宝很少有着凉感冒而持续低烧或者干脆就不发烧,而且病情缠绵不愈的。抱歉,这个不是病邪走了,是您根本就发不起来少,您的兵,太弱,邪气直接入里且易化热而形成一感冒就嗓子发炎等所谓上火的表现。
措施
这个治疗风寒的发烧,既然是寒从皮肤毛孔侵犯人体,当然还有鼻子也可能。那我们让它从哪进就从哪出,你用一切方法只要让孩子出汗就可以了。但是这个出汗有讲究。《伤寒论》里对汗法的一个要求是:“取微似汗”。就是要出小汗,我们临床上见到孩子额头微微发潮发湿就可以了。而且这个小汗要出一会,让邪气尽嘛。
我做小儿推拿也有几个年头了,觉得这个风寒感冒是最好治的。有个2岁的男孩烧了39度,来工作室就又蔫又困,一摸额头、手心都是干热干热的,没汗。我就让他睡,睡着了还给他盖了一个小毛巾。那时正值盛夏,孩子妈妈有点懵。随即孩子额头还是发凉汗,妈妈手摸着孩子的额头眼看着温度迅速降了下来,后来两日随访也没复发。谁说中医是慢郎中,对证下“药”也很快哦。
治风寒最常用的是“大椎穴”。您是艾灸它、搓它、热敷它,甚至手心捂捂有时都可能效如桴鼓。内服我们建议和葱白姜水,二者辛温能散,姜色黄入脾保护中焦,尤其是对于里虚的孩子,更为适用。有的家长说红糖姜水行吗?行,但是需要用真红糖,真红糖那时焦黄色的,可不是深红深红的哦。
着实不建议吃药,非要吃,那就同仁堂的感冒清热颗粒吧,不要过分迷信板蓝根和VC。
风寒发烧穴方
一窝风5分钟,清肺3分钟,清天河3分钟,大椎3分钟。
一窝风:手背腕横纹中点点揉。
清肺:无名指指根到指尖离心推。
清天河水:腕横纹中点推向肘横纹中点。
大椎:脊椎与肩膀交叉点或揉或搓或捂或敷。
有痰:加合阴阳。
合阴阳:分别从阴池、阳池往小天心方向合推,化痰。
2
积食生热
积食这个词,基本所有家长都不陌生。我在之前的帖子和公开课也都反复的说过这个积食的问题。孩子积食的原因其实并没有大家想想的那么复杂。不外乎就是孩子吃撑着了,脾胃无法把受纳进来的食物完全消和化掉,就积滞;孩子的零食吃多了,这些包含各种添加剂的零食好比杂质,是脾胃这个机器日渐磨损而体质工作;孩子的生冷寒凉吃多了,脾胃的技能遭到冻结,无法正常运作;还有一种积食是来自哺乳期的妈妈,过食肥甘滋腻之品,自己积滞也导致孩子积滞。
这个积食的发热说来比较顽固。我总和学徒说,孩子的积食就好比沼气池的原理,你不断往池子里倒垃圾,池子就又生气又生热,日积月累,越来越热。所以积食的发热不是“急起发热”,而是循序渐进的慢慢烧的越来越高。积食的初期阶段,家长甚至都不会察觉孩子的低热。但是等到孩子真正的烧起来,任你吃什么安芬黄那敏、布洛芬都降不下去,最后去打吊瓶,打个三五天,烧退下来了,孩子的脾胃和身体也玩完了。不信你去看,凡是积食发热用吊瓶退下烧来的,哪个不是抵抗力迅速下降,隔三差五就给大夫送Money去。
不管怎么说,积食的发热肯定有汗。这个汗,是热,迫使津液外越的表现。
为什么?我们说这个烧是积滞导致的逐渐生热,你要把这个热退掉,就一定要釜底抽薪,你用输液这种寒凉折热的方式只是把表面的热抵消掉,根源的哪个“反应堆”您可没处理。所以方法只有一个。
措施
拉粑粑。
积食已经到发烧的阶段,喝什么白萝卜水、吃山楂丸啥的已经没那么大劲了,对付不拉,应急可以开塞露。可以小儿推拿。可以四磨汤口服液,如果有渴、烦、热三证,可以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
积食发烧穴方
平肝10分钟,板门3分钟,清大肠5分钟,下捏脊9遍。
平肝:食指指根到指尖来回推。
板门:大鱼际中点揉。
清大肠:食指,靠拇指那侧的缘,指根推向指尖。
下捏脊:脊椎两侧各2-5公分,从与肩膀齐平捏到后腰。
积食体穴:太极揉腹、足三里。
附:太极揉腹方法。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知道怎么辨别是积食发热还是感冒发热了。就看有汗无汗、拉与不拉即可。
3
肝郁化火
这个其实临床少见。小儿那么小,怎么可能自发性的肝郁。这种发热只见于哺乳期的宝宝,而元凶就是孩儿他娘。
我们先说这个肝郁。肝五行属木,它就好比树。树什么样,就喜欢无所拘束,任由节外生枝、向外延伸。肝郁是什么?你找根绳,把这个树给捆起来了,它还伸个p,时间长了就长成个木团团了。人也一样,这个绳就是情志“怒”。总生气发泄不干净或者根本不发泄,时间长了,生的这个气它就化热。热,都是向上走的,到脑袋,就是发烧。
我临床见过两例肝郁发热的孩子,一个5岁,是刚会生气;另一个是个3个月的女宝宝,不积食、没感冒、没惊吓,你说怎么烧的。妈妈的舌头吐出来一看,哎呦我去,真是小舌才露尖尖尖啊!我就纳闷哪来那么大气性。又尖又瘦的舌头是中医的典型,叫肝郁不舒。也叫“毒舌”,为什么叫毒舌,自行脑补,不得罪人,哈哈。
措施
妈妈稍安勿躁吧。儿推的方子用积食方即可,可以适当加平肝的量。
4
变蒸及急疹
变蒸是中医独有的对于小儿发热的一种见解,变就是性情变,蒸就是发热,家长不察觉而已,这里不再多说,对于小儿有益无害,自行百度。
婴幼儿急疹,中医认为是内有热加外受热,外热引内热,阳气引阳气的一种表现。说白了就是老天爷帮孩子把热给发出来。所以体内热不盛的孩子就不见这个病。为什么多发1岁以内的孩子,纯阳之体嘛。这时候妈妈在大鱼大肉、下奶汤这么喝,孩子不热才怪。人体就是这么朴实而智能,有热就用痘疹的方式发出来以自我保护。所以你看那些热的孩子,哪个是安安静静的,白天不闲着,晚上睡着了还得打滚“做运动”来发散体内的热。
措施
既然宝宝是要把热自己透发出来,人为的方法自然小儿推拿是最好。也可以喝一喝三豆饮来帮助透疹。
急疹发烧穴方
清天河水10分钟
清天河水:腕横纹中点推向肘横纹中点。
附:小孩常见病护理之咳嗽
正保林母婴,提供小儿推拿、艾灸养生、催乳、满月汗服务,服务区域覆盖北京、天津、廊坊及周边地区。有意的朋友可以提前预约。
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