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
7月7日-7月9日
由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中医药人才信息分会主办
医院、
中华经方大师网联合承办的
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浊毒理论学验传承班
将在中国·北京举办
年3月24日“京津冀豫国医名师专病专科薪火传承工程启动仪式”在北京胜利召开。本次活动的启动,旨在对京津冀豫四个省份名老中医及其学术思想进行挖掘、整理,更好的保护与传承。浊毒理论是我国著名中医学家、第三届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首创的中医新理论,也是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指导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肝病、代谢性疾病、胃癌前病变及恶性肿瘤等临床50余种疾病中疗效显著并取得了重大进展。在中医药法实施一周年之际举办“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浊毒理论学验传承班”,旨在充分挖掘、整理、继承浊毒理论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培养浊毒理论发展的中坚力量,明确推进“国医大师学术传承人的遴选标准和传承工作室的建设标准”,确保人才培养和学术传承质量。会议期间,还举办《当代名中医脾胃病临证精华》一书的编写工作和《中医药法》实施一周年专家座谈会;同时还将讨论增补中医药人才信息分会理事会常务理事和理事等事宜。欢迎相关单位和相关专家学者积极参与,共同协作,为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讲课专家介绍
李佃贵
国医大师、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河北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医院院院长。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李时珍研究分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河北省医学会副会长等多项职务。
李佃贵教授一直躬身临床,学验俱丰,在治疗脾胃病、肝胆病方面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疗法。他独创的“解毒化浊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打破了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癌前病变不可逆转的传统理论。从医50年,临床治疗患者10万人以上,其治愈率、有效率居国内领先水平。由李佃贵教授主持的浊毒理论研究室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全国首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浊毒证重点研究室”。成为中医中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科研基地。
浊毒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浊毒泛指一切对人体有害的不洁物质,而狭义的浊毒既是致病因素,又是病理产物。浊毒既是一种对人体造成严重损害的致病因素,同时也是蕴积体内而化生的病理产物。浊毒病邪胶结作用于人体,导致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浊化,即致病过程;浊化的结果导致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浊变,即形态结构的改变,包括现代病理学中的肥大、增生、萎缩、化生和癌变,以及炎症、变性、凋亡和坏死等变化。浊变的结果是毒害细胞、组织和器官,使之代谢和机能失常,乃至机能衰竭。
浊毒为病理产物之一,同时又为致病因素,与脾胃病关系甚为密切。湿浊之邪致病,有内外之分,外感湿浊由外受湿邪所引起,内生湿浊由脾胃功能减退或失调,不能正常运化以致湿浊从中生。内外湿浊之邪相互关联,外感湿浊困脾,必致脾失健运,胃失和降;内生湿浊停滞,又常易招致外感湿浊侵袭。胃属阳土,胃病易于化热化火,即阳道实;或初为湿盛,湿盛则浊聚,久郁化热,湿浊化热蕴毒,故毒由温热转化而来,亦可由湿浊演变而生,即热为毒之渐,毒为热之极,毒寓于热,热由毒生,变由毒起。因此认为浊毒是脾胃病的主要病机之一,并以此为理论依据,制定了以“化浊”、“解毒”为主治疗脾胃病的一整套严谨的治则、治法。
浊毒证是指以浊毒为病因使机体处于浊毒状态从而产生特有临床表现的一组或几组征候群。浊有浊质,毒有毒性。浊质粘腻导致浊邪为病,多易结滞脉络,阻塞气机,缠绵耗气。胶着不去而易酿毒性;而毒邪伤人,其性烈善变,损害气血营卫。两者相合则因毒借浊质,浊挟毒性,多直伤脏腑经络。浊毒可侵犯上中下三焦,但以中焦最为常见,在中焦中以脾胃最为常见。
一、培训时间7月7日-7月9日(7月7日报到)
二、培训地址北京(详细地址见第二轮通知)
三、主要内容1.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浊毒理论学验传承班;
2.中医脾胃病经方临床应用分享;
3.《当代名中医脾胃病临证精华》一书的编写工作会议(探讨编写框架、确定编委会人选,如主编、副主编等);
4.庆祝中医药法实施一周年专家座谈会;
5.增补中医药人才信息分会理事会常务理事和理事等。
四、相关安排:1)培训费元/人,中医药人才信息分会理事培训费元/人,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2)正式注册学员,免费在中华经方大师网上观看其他专科班的课程视频,免费下载相关专家讲课课件。
3)参加本次培训,可申请加入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中医药人才分会,可担任分会相应职务(理事或常务理事),需要提前填写申请表格,报理事会审议,履行相关民主程序。
4)学分:凡学完全部课程,颁发研修结业证书,成绩优秀者,颁发优秀学员证书。
五、论文征集:1)内容:1.浊毒理论的发展前景与路径;2.浊毒理论对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疾病及其外科疾病、妇科疾病、皮肤科、五官科等的临床应用研究;3.浊毒理论创新发展与人才培养;4.“浊毒”防治疾病的理论及临床经验交流与探讨5.中医脾胃病临床经验。
2)要求:论文资料真实,名词术语规范,运用法定计量单位。全文不超过字,Word排版。
3)参会与否均可投稿,有无论文均可参会。投稿最好是伤寒经方脉学内容,投稿截止日期为年6月15日前,如逾期将无法录入大会论文集。
投稿邮箱:GJjingfangluntan
.白癜风不能吃什么白癜风诊疗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