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谚语天旱锄田,雨涝浇园,是什么意

天气干旱除草锄田很好理解,为什么雨涝浇园,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雨涝浇园?

天旱不误锄田,雨涝不忘浇园。天天拔草是好园,三天不拔是草原。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天旱锄田,越是大热天,老农民越是会在地里锄地,这个很正常,中耕培土,除草保墒。但是雨涝浇园貌似有些矛盾了不是?天上已经下雨了,还在雨后浇园,不是多此一举的吗?

其实不对,中国老农民很有种地经验的,知道怎样才能种出好的庄稼来。那么为什么会有“天旱锄田,雨涝浇园”这一说法的呢?

大家都知道夏庄稼正适逢夏季炎热季节,尤其是三伏天,温度非常的高,然后湿度也大,人不干活就热的冒汗。但是老农民却在大热天的去田地除草,这个是有道理的。在炎热夏季,庄稼在大太阳的炙烤之下,叶片蒸腾很快,叶片的呼吸孔道全部张开不停的蒸发水分,那么庄稼就会从土壤中汲取更多的水分来满足蒸腾的水分需求。土壤就会很快的减少储蓄的水分,而在太阳的炙烤之下,土壤地表也会蒸发水分,主要通过地表的各种毛孔来蒸发水分。而这些表层土壤的毛细孔道和土壤的深层土层是相连的,就会过多的蒸发土壤深层的水分,这对庄稼保墒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就要老农民来中耕除草,不断能够减少杂草对庄稼水肥的恶性掠夺,对阻断土壤表层对深层水分的蒸腾也有很好的效果,说白了就是打乱土壤表层和深层土壤之间的联系孔道,减少水分蒸发。这个基本就是“天旱锄田”的意思,还有一句俗话“锄头有水其实也是一个道理。

雨涝天气,往往会伴随各种病虫害的发生,直接说就是雨水很脏,尤其是在炎热夏季涝灾天气的情况下,温度高湿度大,田间发生涝灾,必然会冲刷庄稼地表层土壤,形成一个钢板一样的硬壳,就是物理性土壤板结,是由于地表径流形成的,这种情况就要先中耕除草,然后在浇水。浇水的意义有很多,除了补充土壤深层水分,冲刷涝灾雨水对庄稼的伤害,对因为涝灾水患庄稼出现的各种病症也有解毒,稀释,补充氧气,激活庄稼僵苗现象的作用。我们知道在涝灾之后,庄稼往往会发生虫害,病害,根系坏死,叶片发黄,钉着不长等不良现象,重新浇水就是为了激活庄稼的活力,刺激庄稼有氧呼吸。

“天旱锄田,雨涝浇园”,天旱锄田是老农民主动去改变土壤墒情,而雨涝浇园是老农民主动去排除雨后庄稼的病虫害。民间还有一句话,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而老天爷下的涝灾雨,从地表都冲刷流走了,还带走肥料,无疑是锦上添花,会害了庄稼,而雨后浇水,在中耕除草之后,才能浇透墒水。这都是中国农民千年来劳动经验的结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angmaicai.com/jhzy/91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