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讲科普李雅莉春季常见传染性疾病及

李雅莉,医院儿科教研室主任兼儿科二病区主任、儿科主任医师,西安医学院副教授、国家级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陕西儿童哮喘协作组专家、陕西省保健学会哮喘防治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重症医学会委员,陕西省保健学会哮喘防治专业委员会汉中站站长,汉中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汉中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汉中儿童保健分会委员;从事儿科临床专业工作近20年,曾多次在上海、北京进修学习儿童急危重症及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擅长小儿急危重症的诊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慢性咳嗽、儿童哮喘,难治性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先后发表核心期刊医学论文20余篇,参与开展的两项临床研究获汉中市科技进步奖。

春季气温逐渐回暖,但早晚温差较大,儿童抵抗カ不完善且学校环境下的人员聚集,易给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传播创造条件。目前疫情防控态势下,开学面临巨大考验!

传染病的基本要素有三个:

a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b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飞沫传播、饮水和食物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皮肤接触传播、呼吸道传播、血液及血液制品传播、母婴间垂直传播、经土壤传播等;

c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被感染的人群。

今天我们将会对春季常见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水痘及新冠肺炎的相关预防知识进行讲解。

流行性感冒

流感不同于普通感冒,流感与普通感冒的鉴别见下图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亦称痄腮。

主要症状:患者受感染后,大多无前驱症状,部分患儿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其后则出现一侧或两侧耳垂根部腮腺肿大,2~3日内达高峰,面部一侧或双侧因肿大而变形,局部疼痛非常明显,张口及咀嚼时疼痛明显。腮腺肿大可持续5日左右,以后逐日减退,全部病程7-12日。

并发症:流腮会引起病毒性脑炎、心肌炎、肺炎、胰腺炎、睾丸炎等。睾丸炎可发生一定程度的不育,其发生率约为10%。青春期女性患者5%可并发卵巢炎,症状多较轻,不影响受孕。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但小学生及成人也可患病。以发热、口痛和手掌、足底、口腔等部位的皮疹、小疱疹、小溃疡为特征。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EV71型最常见。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接触或飞沫吸入均可传染。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水痘患者出疹前1~2天到所有皮损结痂期间均具有传染性。约7~8天。人群普遍易感。皮疹发展快是该病特征之一。皮疹分批出现,瘙痒明显,皮疹表现为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呈现“四世同堂”特点。可并发皮肤细菌感染、脑炎、肺炎。

水痘典型疱疹图片

预防要点:对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水痘病例上述病例的预防

1.接种疫苗

2.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打喷嚏时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肘部掩着口鼻,妥善处理排出的分泌物,清洁双手

4.避免接触可疑人群,尤其在传染性疾病高发季节,少去人多聚集,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

4.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一旦诊断必须居家隔离,隔离期:对于流行性感冒,自诊断到解除隔离1周时间,且满足甲流核酸检测阴性;流行性腮腺炎从起病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共3周左右;手足口病隔离期10-14天,水痘隔离期为发病后至水痘疱疹完全结痂为止,不得少于发病后14天。

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知识十问答

问题1传染源是什么?可能被感染的途径有哪些?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传染源是确定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需要注意的是,处于潜伏期的病毒感染患者也具有传染性。由于传染源可以通过喷嚏、咳嗽、讲话时喷出的飞沫或直接接触等方式传播病毒,以下途径均可能导致儿童感染。(1)儿童在没有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与传染源密切接触,如距离<1米的亲密接触、与传染源共同生活、学习等。(2)儿童触摸了被传染源刚刚污染过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电梯按钮、钥匙、电子产品等),然后用被污染的手触碰嘴巴、鼻子或眼睛等。

问题2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基本表现有哪些?

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潜伏期为1~14天,一般为3~7天。早期表现与普通感冒症状相似,如发热、乏力、咳嗽等,可伴鼻塞、流涕、咽痛、咳痰、腹泻、头痛、结膜充血等,也有患儿在感染早期并无明显的临床表现。体温多为低中热,甚至无明显发热。因为症状上很难区别,所以如果有疫区接触史或有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接触史,出现以上症状医院就诊。

问题3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风险?

判断有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看儿童近期有无与感染患者的接触史或居住史。如果孩子具备以下4条中的任意一条,并且目前有发热,乏力、咳嗽,腹泻、呕吐等症状,医院就医。(1)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2)发病前14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有接触史;(3)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4)居住地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聚集性发病。(5)国外疫区归来或者接触过从国外疫区回来的人群。

问题4孩子出现了什医院就诊?

因为各年龄段人群(包括儿童)对新型冠状病毒普遍易感,目前诊断的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年龄从1个月~17岁,所以只要儿童出现发热、咳嗽、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症状,且怀疑不适症状出现前14天内曾密切接触过疑似或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或者有疫区居住或者旅行史的人,医院就诊。

问题5孩子如何做到手卫生?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接触传播,所以勤洗手对于预防病毒感染非常重要。以下情况需要洗手:(1)外出回家后,饭前、便后;(2)咳嗽、打喷嚏、擤鼻涕后;(3)接触过动物后;(4)撕开快递外包装之后。为了彻底清洁手部,要鼓励小朋友尽量用七步洗手法,“内、外、夹、弓、大、立、腕”,顺序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洗到位,时间至少40~50秒,而且要用肥皂和流水。如果在外面无法用水洗手,可以用含酒精的消毒湿巾或手部消毒剂按7步法消毒手部。

问题6什么时候孩子需要佩戴口罩?如何正确佩戴?

以下情况下建议孩子佩戴口罩:(1)到公共场所或进入人员密集或密闭场所时;(2)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3)可能会接近伴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时;(4)可能会接近近期到过疫区者。需要注意的是:独处或在空旷场所,可以不戴口罩。孩子一般可选择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医用防护口罩。对于非疫情高发地区的孩子,一次性医用口罩即可。护理口罩、棉布口罩、海绵口罩均不推荐。市售口罩主要分为1岁和4岁以上两种选择,家长根据孩子年龄选择合适的口罩。通常1岁以内的孩子不适合戴口罩。口罩可能造成孩子呼吸不畅,佩戴时请注意密切观察孩子情况。

问题7那孩子还能外出活动吗?外活动需特别注意些啥?

1.尽量避免,如果外出,尽量去户外通风、空旷、人少的场所

2.不建议去室内游乐场、玩具区等公共场所,不与他人近距离触或交谈

3.做好看护,避免孩孑乱摸乱碰;不在公共场合吃喝东西或脱掉外套、手套等

4.接触公共设施后,及时清洁双手

问题8要对孩子接触过的物品消毒吗?

1.门把手、电话、遥控器等经常接触的表面,每天清洁,必要时可用医用酒精或含氯消毒剂擦拭

2.外出衣物经常换洗,必要使用含氧消毒剂浸泡消毒

3.玩具、物品耐高温的,可蒸煮消毒,尽量使用物理消毒如不行,可用含氯消毒剂或乙醇(擦拭、不建议喷洒)

问题9孩子有咳嗽、发热,如何判断是新冠肺炎、还是流感或者感冒?

1新冠肺炎的临床表现与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没有明显不同,道众症状区别比较困难,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诊斷。

2目前全国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报道较少,如果儿童出现咳嗽、发热,可以首先考虑是否存在其他病因.

3如果存在以下3种情况之一,需做好患儿和家庭成员的预防措施,根据病情及时就医:近14天内曾接触过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例;居住社区有疑似或确诊病例报告,且曾在无防护的条件下去过公共场所、乘坐过公共交通工具;家人中出现类似可疑症状。

问题10慢性病患儿的随访就诊,该怎么办?

1.慢性病患儿复查是否可以改期一定要遵循主治医师对患儿病情的评估,不建议擅自做主

2.尽可能利用线上问诊等途径,做好患儿疾病的监测、疗效定并保持治疗的延续性和有效性,

3.如病情不允许或出现变化甚至恶化,则应及时就诊

4.就诊时,患儿和家长均应做好防护

觉得不错,欢迎转发并底部随手点亮“在看”哟!!!

汉中科普投稿信箱:hanzhongkepu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angmaicai.com/jhzy/54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