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权投资PE常见的退出方式丨投资

中科白癜风医院用疗效说话 http://pf.39.net/bdfyy/bdflx/index.html

在投资方式众多、投资产品繁杂的投资市场,由于股权投资回报高、受短期波动影响较小等特点,成为越来越多投资者追捧的对象。

私募股权投资的运作需要经过募集、投资、管理和退出四个阶段,所谓退出是指股权投资机构或个人在其所投资的创业企业发展相对成熟后,将其持有的权益资本在市场上出售以收回投资并实现投资收益的过程。退出是私募股权投资的最终目标,也是实现盈利的重要环节。常见的退出方式主要有IPO、并购、股权转让、回购、借壳、清算等。这些退出方式各有哪些特点呢?

股权投资退出的常见方式及特点

01

首次公开募股(IPO):投资人最喜欢的退出方式

私募股权投资的周期相比其他类型投资略长(一般在1-5年之间),其最著名的退出方式就是IPO(上市)退出。

IPO,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PublicOffering),也就是常说的上市,是指企业发展成熟以后,通过在证券市场挂牌上市使私募股权投资资金实现增值和退出的方式,企业上市主要分为境内上市和境外上市,境内上市主要是指深交所或者上交所上市,境外上市常见的有港交所、纽交所和纳斯达克等。

在证券市场杠杆的作用下,IPO之后,投资机构可抛售其手里持有的股票获得高额的收益。对企业来说,除了企业股票的增值,更重要的是资本市场对企业良好经营业绩的认可,可使企业在证券市场上获得进一步发展的资金。

相比其他退出方式,IPO对企业资质要求较严格,手续比较繁琐,成本过大。

02

并购退出:未来最重要的退出方式

并购指一个企业或企业集团通过购买其他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股权或资产,从而影响、控制其他企业的经营管理。并购主要分为正向并购和反向并购,正向并购是指为了推动企业价值持续快速提升,将并购双方对价合并,投资机构股份被稀释之后继续持有或者直接退出;反向并购指以投资退出为目标的并购,也就是主观上要兑现投资收益的行为。

通过并购退出的优点在于不受IPO诸多条件的限制,具有复杂性较低、花费时间较少的特点,同时可选择灵活多样的并购方式,适合于创业企业业绩逐步上升,但尚不能满足上市的条件或不想经过漫长的等待期,而创业资本又打算撤离的情况,同时,被兼并的企业之间还可以相互共享对方的资源与渠道,这也将大大提升企业运转效率。

通过并购退出的缺点主要在于其收益率远低于IPO,退出成本也较高,并购容易使企业失去自主权,同时,企业还要找寻合适的并购方,并且选择合适的并购时机,对公司进行合理估值等也存在不小挑战。

03

借壳上市:另类的IPO退出

所谓借壳上市,指一些非上市公司通过收购一些业绩较差,筹资能力弱化的上市公司,剥离被购公司资产,注入自己的资产,从而实现间接上市的操作手段。

相对正在排队等候IPO的公司而言,借壳的平均时间大大减少,在所有资质都合格的情况下,半年以内就能走完整个审批流程,借壳的成本方面也少了庞大的律师费用,而且无需公开企业的各项指标。

但是借壳也容易产生一些负面问题,诸如:滋生内幕交易、高价壳资源扰乱估值基础、削弱现有的退市制度等。

04

股权转让:快速的退出方式

股权转让指的是投资机构依法将自己的股东权益有偿转让给他人,套现退出的一种方式。

就股权转让而言,证监会对此种收购方式持鼓励态度并豁免其强制收购要约义务,虽然通过协议收购非流通的公众股不仅可以达到并购目的,还可以得到由此带来的价格租金;但是在股权转让时,复杂的内部决策过程、繁琐的法律程序都成为一个影响股转成功的因素。而且转让的价格也远远低于二级市场退出的价格。

05

回购:收益稳定的退出方式

回购主要分为管理层收购(MBO)和股东回购,是指企业经营者或所有者从直投机构回购股份。

回购退出,对于企业而言,可以保持公司的独立性,避免因创业资本的退出给企业运营造成大的震动,企业家可以由此获得已经壮大了的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同时交易复杂性较低,成本也较低。

但是对于投资机构而言,创业资本通过管理层回购退出的收益率远低于IPO方式,同时要求管理层能够找到好的融资杠杆,为回购提供资金支持。通常此种方式适用于那些经营日趋稳定但上市无望的企业,根据双方签订的投资协议,创业投资公司向被投企业管理层转让所持公司股份。

06

清算:分两种操作方式

对于已确认项目失败的创业资本应尽早采用清算方式退回以尽可能多地收回残留资本,其操作方式分为亏损清偿和亏损注销两种。

年私募股权退出方式回顾

据私募通统计显示,年前11个月,中国股权投资市场退出案例数为笔,同比上升21.5%,从绝对数上已超过年、年全年水平,创历史新高。其中,企业IPO仍为我国股权投资市场的主要退出方式,前11个月退出为笔,同比大幅上升70.1%,占全部退出案例数过半,同创历史新高。

1.四成IPO退出通过科创板,行业集中在半导体及电子设备、生物制药。

这主要受益于年7月份科创板开板。科创板开板以来,首批25家企业集中发行,随着审核注册工作步入常态化,平均每周发行2家至3家,融资规模每家平均在10亿元左右。私募通数据显示,年前11个月私募股权投资通过科创板IPO退出的达到笔,占全部IPO退出的比例超四成。分季度来看,年第三季度被投企业IPO数量达笔,其中有笔来自于被投企业科创板IPO,占比高达70.5%。

从行业上来看,受科创板政策导向、中国芯片自主化影响,年IPO退出行业主要集中分布在半导体及电子设备、生物制药、机械制造行业。截止11月底科创板上市的56家企业中,半导体及电子设备行业有15家,生物技术/医疗健康行业有11家,两者占比最大。这对私募机构投资策略形成反馈,使得半导体及电子设备行业在投资案例数量上跃居第四。

2.境内上市环境改善,对科技创新企业IPO吸引力日益提升。

从企业境内外上市数量分布来看,境内上市环境改善,对企业IPO吸引力日益提升,年中国企业境内上市数量反超境外。年前11月,中国企业通过境内上市的达家,通过境外上市保持相对稳定为家;尤其在科创板开板后,第三季度中企境内上市数量达到63家,境外上市数量缩至15家,境内上市占比达八成。

随着国内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加速,科创板注册制常态化、新三板深化改革、创业板发行注册制改革等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和改革举措,为中小型企业的上市及股权投资机构的退出提供更多元化路径。一批科技创新企业面临着融资方向上的战略性调整,从海外美国市场向大陆A股市场、香港市场转移或将成为趋势。

3.“硬科技”企业享估值溢价,境内IPO退出回报水平提升。

被投企业IPO为背后的PE/VC机构带来丰厚回报,科创板提升境内上市退出平均回报水平。根据私募通数据,年前11个月,中国企业境内上市首日账面回报为3.57倍,创年来新高;境外上市首日账面回报回落至5.57倍。从上市后20个交易日的平均账面回报来看,境内平均9.81倍,高于境外9.19倍的水平。

年国内二级市场走势分化,有“硬科技”含量的科技股估值高于市场整体水位。同时,由于科创板不设市盈率估值限制,获市场认可的优质企业可采用较高定价。均有利于年境内上市的科技创新类企业,给予其背后的VC/PE投资者更好看的账面回报。

普惠财富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年9月,是一家专业的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优质且与其资产和需求匹配的资产类别咨询,以及财富保值增值全方位解决方案。涉及领域包含私募股权等多元化产品与服务。截至目前,公司已为众多中国高净值和大众富裕客户提供专业的资产配置服务。年12月27日,公司正式登陆纳斯达克,股票代码“PHCF”,成为中国第一家登陆纳斯达克资本市场的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

参考资料:《年私募股权"募投退"回顾:IPO退出占比创7年新高》,来自洪泰观察。《股权退出的七大方式》,来自第一投行;《IPO解读:家企业上市,新经济公司占了56%》,来自IT桔子。本文内容仅供分享阅读,不作任何投资参考与建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angmaicai.com/jhzy/53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