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咳嗽是感冒或流感的常见症状,医生的治疗固然重要,家庭护理也不容忽视。
发热的护理
发热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一种症状,是机体对疾病的一种防御反应,根据体温高低分为低热(37.5~38℃)、中度发热(38~39℃)、高热(39~41℃)、超高热(41℃以上)。如果宝宝有发热症状,您需要注意:
1.发热初期易出现畏寒、怕冷、手足发凉、寒战等表现,体温会在短期内迅速上升,需动态监测体温,此时应注意休息,保暖,多饮温水,进食以流质食物为主。
2.体温大于38.5℃,可出现呼吸、脉搏增快,此时应使用退烧药进行药物降温。要提醒的是:两次退热药必须间隔4小时,服药后半小时测体温观察效果。并配合物理降温,可用温毛巾擦拭颈部、腋下及大腿根,或者使用退热贴,衣服不宜过厚,和成人穿戴相同,特别是婴儿不可裹得太紧,如果衣服太厚或者过得太紧,反而会影响散热。
3.出汗后体温下降,应及时给患儿更换衣物,擦干皮肤,可以给糖盐水补充水分。这一时段的进食要选择易消化、少油腻、营养丰富的食物,少食多餐。
4.发热时应保持家居环境安静,避免强光照射,每天至少开窗通风1次(雾霾天除外)。
咳嗽的护理
同发热一样,咳嗽也是一种对抗病菌的防御反应,通过咳嗽可以排除气道中的病菌、黏液和其它刺激物。宝宝咳嗽时您需要注意:1.夜间平躺可使鼻腔分泌物倒流,刺激喉咙,加剧咳嗽,因此,晚上睡觉时,可抬高头部减少分泌物向后引流。
2.潮湿的空气有助于清除肺部的黏液,适宜的室温是18~22℃。
3.多喝温热的水可使黏液变得稀薄,缓解呼吸道黏膜紧张状态,促进痰液咳出。
4.保证充足睡眠,睡眠不足降低抵抗力。
5.少吃辛辣、甘甜食物,煮梨水时不宜放太多冰糖。
文字:普儿科
编辑:宣传科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董景玉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