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万物生发,各种病菌也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幼儿该如何预防及护理呢?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主要症状: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易感人群: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预防措施:勤洗手、讲卫生。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感冒:
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表现。感冒可由细菌、病毒引起,很容易在幼儿之间传播,主要症状包括流清水样鼻涕、轻度发热、食欲下降、咽喉肿痛、嗜睡、淋巴结轻度肿大等。如果没有并发症,典型的感冒症状会在3~4天内逐渐消失。
轻度发热时,可进行物理降温。保证幼儿足够的休息,多喝白开水,增强体质。房间和幼儿园室内要保持空气流通,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尽量少去公共场所,远离感冒患者,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饮食要清淡,多吃一些容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
咳嗽:
咳嗽也是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表现。当位于咽部、气管和肺部的神经末梢受到刺激时,通过一个反射回路,可以使肺部的气体强力排出。如果幼儿在咳嗽时伴有发热、呼吸困难,很可能是感染引起的,感染的部位不同,咳嗽的声音也有所区别。
如果咳嗽非常剧烈,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如果咳嗽是由暂时的刺激(如室内的灰尘)引起,应避免这种刺激。
哮喘:
许多原因都可以导致哮喘发作,但5岁以下孩子哮喘的最常见原因是病毒性感染造成支气管黏膜发炎并刺激周围的平滑肌。孩子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哮喘发作时,主要表现为咳嗽,在夜间、锻炼或与刺激性物质及变应原接触时加重,呼气时会产生哮鸣音。
此外,春季花粉混杂在空气中,从鼻子进入体内后导致幼儿“春季过敏症”。另外因食物和药物导致过敏的也有很多。目前来说,过敏很难根除,但如果护理得当,就算是过敏体质的孩子,也不一定就会发病。
让孩子远离过敏原,如花粉、尘埃、烟雾、某些宠物或食物等,尽量减少哮喘的发作,如果孩子有过敏史或家里人有过敏史,在春季更要特别留意,出医院检查。平时保证足够的夜间睡眠。饮食清淡,营养均衡,多吃新鲜蔬菜和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荨麻疹:
如果幼儿的身上出现红色的凸起斑片,且斑片的中心为白色,他就可能患了荨麻疹。这种变态反应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通常情况下,荨麻疹可在几小时内从身体的一个部位消失,再在身体的另一个部位出现。
尽量让孩子远离过敏原,如某些食物、药物、植物等。如果出现荨麻疹有特定的形式,可试着改变日常生活习惯。避免凉风刺激,同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不吃刺激性过强的食物,如生葱、辣椒、生蒜等。对瘙痒的部位进行冷敷,可以缓解症状。尽量不要用手去挠,以免发生感染。
水痘:
水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急性传染病,通过飞沫传播,6个月以上的孩子容易被感染。当孩子接触到会引起水痘的病毒后,从出疹到疹子变成小水疱需要10~24小时,同时还伴有轻度发热等症状。水痘隔离期为21天。
不要接触水痘患者。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如果传染上水痘,要限制幼儿的抓挠,以免引起感染。用温水给幼儿洗澡,有助于防止继发性感染。需要隔离至全部水疱结痂。
鼻出血:
幼儿在春季发生鼻出血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季节。而且,这种鼻出血多呈突发性。
如发生鼻出血,让幼儿或坐或站,身体稍微向前倾,家长用拇指及食指将两侧的鼻翼向鼻中隔捏紧,压迫止血。如果鼻出血的情况不是非常严重,几分钟后就可以止住。如果不能止血,医院请医生处理。平时多吃一些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水果、蔬菜,多喝水。适当增加卧室中的湿度,保持孩子鼻腔黏膜湿润。帮助孩子改掉抠鼻孔的不良习惯。
春天温差大,注意适当增减衣服。饮食健康、卫生。不要带幼儿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去。祝愿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年春季新生报名火热进行中!*招生对象
年龄在2周岁至6周岁的健康儿童均可报名。
*招生规模
托班余:5个学位
小班余:1个学位
中班余:5个学位
大班已满
额满为止!
报名须携带:
1、父母身份证复印件\幼儿户口页复印件
2、体检证明/(转园证明)
3、保健记录本
4、幼儿预防接种证(复印件)
*具体费用可到幼儿园咨询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