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保健专辑秋冬季传染病知识宣传

手足口病预防知识

秋冬季节为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以下为关于“小儿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请您仔细阅读。

疾病定义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疱疹和全身发热为主要特征。

传染源

患儿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手足口病的隐性感染率高(成年人感染后几乎无临床症状)。在湿、热的环境下此类肠道病毒更容易繁殖、生存,并可以通过感染者的排泄物、鼻咽分泌物、唾液和疱疹液等广泛传播。

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是密切接触,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洗漱用品、贴身用物、玩具、食具以及床上用品等都可引起感染;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用污染的食物亦可感染。

易感人群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5岁以下儿童尤为易感。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有哪些呢?

1

手足口的发病有一定的潜伏期,在潜伏期很多抵抗力好的宝宝并不会发病,能够通过自身的免疫力抵抗过去。而有些宝宝抵抗力差,开始多有发热表现,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体温持续不退,体温越高,病程越长,病情也就越重。

2

患病宝宝在发热1-2天后可在口腔粘膜、唇、手掌、足底、臀部等处出现红色小丘疹,小至米粒大小,疱疹周围有红晕,进而发展成为小水泡。小水泡破溃后容易造成病患部位的溃疡,患儿会有疼痛哭闹的症状。并拒绝进食,流口水等。

3

在确定宝宝患了手足口病后尽量不要让宝宝接触其他小朋友以免造成其他宝宝的感染(没有特殊症状的手足口病患儿仍需要在家隔离7~10天左右),从而引起地区性流行。更不要惊慌失措,需要家长按照正确的方法给宝宝进行护理。一般一周左右能够自愈,而且不会造成其他伤害和后遗症。

治疗

如无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内痊愈。

(1)首先隔离患儿,接触者应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对症治疗,做好口腔护理,饭后温水或盐水漱口,禁食辛辣刺激的食物。

(3)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衣服洗干净暴晒一下。

(4)剪短宝宝的指甲,防止抓破皮疹。

(5)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其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6)注意加强营养,发热的宝宝需要补充足够的水量。

那么手足口病怎么预防呢?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后、接触不洁物品后要用肥皂水或洗手液等给宝宝洗手。

(2)家长、老师在接触宝宝前、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做到勤洗手、勤剪指甲,减少病毒侵袭的机会。

(3)每天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咳嗽或打喷嚏时,要掩住口鼻,以免传播疾病。经常带儿童到室外晒太阳,紫外线可有效杀灭肠道病毒。另外,家居物品如衣被等也要勤暴晒。

(6)若孩子已患手足口病,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手足口病患病儿童多久可来幼儿园?

病程通常一周左右,预后良好,直到幼儿的疱疹全部干燥结痂,一般14医院取得医生的痊愈证明即可返园。

手足口得过之后还会得吗?

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手足口病不是终身免疫性疾病,之前患过此病如果平时不多加注意还是有可能再次感染的。目前接种EV71疫苗是预防EV71型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的有效手段。

手足口病区别于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细菌引起的,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冬春之季发病为多,以3-8岁儿童多发。

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由于病中发有鲜红皮疹,密集处可以连成红色一片,一望猩红,故有猩红热之称。一般一周内红疹会消退,指尖、脚趾和腹股沟等部位的皮肤会有脱屑。大多数患者症状轻,预后良好。

家长需要注意的是,猩红热与手足口病的皮疹不同,手足口病以水疱疹为特征,而猩红热为鲜红皮疹。如发现孩子出现发热、咽痛和皮疹等,医院进行规范诊治。

温馨提示:

节假日期间,爸爸妈妈们尽量少带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还要注意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身体抵抗力。请家长朋友们与幼儿园共同携手,积极配合,为宝宝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诺如病毒预防知识

诺如病毒感染的主要症状?

诺如病毒感染的潜伏期通常为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

诺如病毒胃肠炎一般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成人和儿童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症状有所区别,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诺如病毒胃肠炎一般为急性起病,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发病后2-3天即可康复。但对于婴幼儿、老人,特别是伴有基础性疾病的老人,诺如病毒胃肠炎可导致脱水等较严重的症状。

感染途径

1

食用或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

2

触摸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将手指放入口中

3

接触过诺如病毒感染患者,如照顾患者、与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

如何预防

目前,针对诺如病毒尚无特异的抗病毒药和疫苗,其预防控制主要采用非药物性预防措施。

1

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和控制诺如病毒传播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饭前便后应按照6步洗手法正确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需要注意的是,消毒纸巾和免冲洗的手消毒液不能代替洗手(按标准程序)。

2

如果家人感染诺如病毒,患病家人应尽量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家人近距离接触,尤其不要去做饭或照顾老人和婴幼儿。

3

认真清洗水果和蔬菜,正确烹饪食物,尤其是食用贝类海鲜等高风险感染诺如病毒的食品应保证彻底煮熟。

4

诺如病毒胃肠炎病人患病期间最好居家主动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又2天(因为症状完全消失后患者还有少量排毒),避免传染给其他人,尤其是从事服务行业人员和集体机构人员,如厨师、护工、学校和幼儿园教师。

5

发生诺如病毒胃肠炎聚集性或暴发疫情时,应做好全面消毒工作,重点对被患者呕吐物、粪便等污染物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生活用品、食品加工工具、生活饮用水等进行消毒,最常用的是含氯消毒剂。

童心至上乐玩为佳

龙港市上佳幼儿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angmaicai.com/jhln/91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