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痛是指胃部疼痛,为中医学病症名。发病原因有七情郁结、劳累过度和饮食不节等。胃脘痛,中医认为,由脾胃虚寒、胃阴不足、肝气横逆脾胃等引起;西医认为由胃神经官能症、消化性溃疡、胃炎、胃痉挛等引起。
1.偏方疗法
(1)卷心菜汁:一般每天早、晚各饮1小杯卷心菜汁即可。卷心菜汁能治胃病,与它所含的维生素U有关。年美国奇爱尼博士发现,维生素U是一种抗溃疡物质。卷心菜时间放长了,加热炒煮,均可使维生素U破坏,所以提倡生吃卷心菜。国内报道,卷心菜(又名洋白菜、包心菜)洗净切细绞汁,每次半茶杯内服,治疗名胃溃疡患者,其中60%服药后2~5天疼痛消失,90%服药7天内疼痛消失,疗效显著。
(2)将新鲜马铃薯去皮、切碎、绞汁,加蜂蜜适量,每晨空腹服1~2匙,连服2~3周,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疼痛有效。服药期间忌吃刺激性食物。
(3)姜韭牛奶羹(《丹溪心法》):韭菜克,生姜25克,二味洗净后,切碎捣烂取汁放入锅中,再加牛奶克,煮沸。早晚趁热服之,可治慢性胃炎等。
(4)佛手柑粥(《宦游日札》):佛手柑15克,煎汤去渣,入粳米60克,冰糖少许同煮,早晚食之,可治老年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胸内气滞等引起的胃脘痛。
(5)糖蜜红茶饮(《民间验方》):红茶5克放于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加盖,温浸10分钟,再入蜂蜜与红糖适量,趁热代茶饮,每日3剂,可治胃、十二指肠溃疡及其疼痛。
2.验方疗法
(1)生胡椒10粒,大枣3枚,甜杏仁5个,混合捣碎,用温开水调服。成人每日1剂,体弱患者或儿童酌减。
(2)丁香姜糖方:砂白糖克,放锅内用文火煎熬到稠时,再加生姜碎末30克,丁香5克,调匀,继续煎熬成糊状。每次6克,每日2次,可治慢性胃炎
(3)炒扁豆75克,川木瓜30克,水煎服,每日1剂,可治急性胃炎。
(4)金铃子、延胡索各25克,水煎服,每日1剂;或二味等份研末,每日服10~15克,用黄酒送。二方均可治胃热痛。
(5)香附15克,甘松、沉香各25克,共研细末,1日3次,每次2.5克,温水送服,可治神经性胃痛。
(6)生韭菜50克,五灵脂15克,将后者研末,用韭菜煎汁吞服,可治胃痉挛痛
(7)陈草蜜膏:陈皮、甘草各克,加水适量浸泡透发,再加热煎煮,每20分钟取汁液1次,共取3次,合并再用小火煎煮、浓缩成稠膏时加蜂蜜等量,至沸停火。日服2次,每次1汤匙,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有治疗作用。
(8)将广木香克,青矾、生粉草各克,用水3大碗,泡1整夜后,倾入砂锅内蒸干,露1夜后,放微火上焙干,共研为细末。每服5克,轻者1日2次,重者1日3次,白开水送服。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疗效颇佳。
3.运动疗法
(1)活动腹部肌肉以刺激胃肠,可强化其功能。每天花2~3个小时在户外走步,可增强胃肠功能。如果没有时间,可采用以下室内强化法:身体站好,两臂在前自然松弛下垂,弯腰,像两手要触到膝盖的样子,做腹部一伸一缩运动。伸时要很自然,不用力,缩时要尽力一瘪。这样来回做次,每日做1~2回,不仅可治好肠胃病,而且还可预防胃溃疡,使身体强壮起来。
(2)冲天运动(如图3-13):把双拳举到肩的高度,两膝盖半弯曲,以冲天那样的姿势,伸直两膝盖的同时,把两拳冲向头上方,每日2回,每回做~次。此法是治疗各种内脏下垂的最好方法。有人坚持此法1个月,胃下垂基本治愈。
4.按降疗法病人取俯卧位或坐位,操作者站在病人左侧,以右手拇指(手指与患者身体呈45度角),来回按摩患者第七八胸椎棘突(按摩力量以病人能耐受为度)。大约1分钟即可见效,一般以按摩3~5分钟为宜。多数患者1次就能获得止痛效果,部分疼痛未消失者,可延长按摩时间。疼痛再发,可重复上述手法。
5.针刺按揉穴位针刺对胃痛有一定的止痛效果,其最基本的穴位是:内关、足三里。也可用按压手法,即用手按揉患者上腹部,也能减轻疼痛。
6.对顽固性的胃脘痛,经上法治疗无效且病情渐重时,医院明确诊断后治疗。
以上资料由北京大学医学博士专业人员汇编整理,并分享,欢迎您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庡尰闄㈠湪鍝?鐧界櫆椋庝笓绉戝尰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