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吃货朋友问,最近吃到什么时鲜吗?
我说有啊,上周一建筑师朋友请客,到钱塘江边吃鱼,其中有一道刚上市的香椿炒蛋。香椿啊,同志们,惊蛰没到的香椿,多珍稀呀。
又问,还有吗?
我想了想说,还吃到一道草头。
草头?朋友愣住:这个东西没吃过。
没想到一道简单的时蔬野菜,让见多识广的吃货朋友也愣住。
是在一家路边小饭店——附近都是写字楼,很多白领偶尔也会钻进这低矮门面来吃东西。我看见菜柜里绿色新新鲜鲜,亮人眼睛,问这是什么。老板说,这是草头,做三鲜汤很好的。
老板的口音,一听就是江苏那边的。
02
我记起来了,第一次吃草头,也是在江苏。南京。
几年前的春天。到了酒店,早过了饭点,许多饭馆都已闭门打烊,好在终于在偏僻处寻得一间。
我一个人,口干舌燥,翻了半天菜谱,便想吃一点汤汤水水的东西,遂点了一个炒茄子,又点了一只百鲜锅。那只百鲜锅,份量很大,是用河蚌肉、毛豆、青草与鸡蛋、肉丝同煮。那青草很青,在一锅的鸡蛋汤中,几乎显出浓绿了。吃了一下,仿佛有强烈的春天之味——直白一点,也可以说是草腥之味——然而那草腥味是好闻的。
那时,我都不认识这青草。也算是人生第一次吃。喝了两碗汤,觉得很是清鲜——河蚌肉、毛豆都是清鲜之物,又有青草的味道,就更添了一些清爽的感觉。于是特意叫了服务员来请教青草的名字。
说是草头。
我问是不是紫云英。
摇头又说不是。
服务员是个小伙子,说他家乡扬中,这草头是很常见的青菜——怎么你浙江没有呢。
我还真没有吃过。
那草头,每一枝都是三枚心形的小叶,看上去与紫云英颇有些相像。这时候,小伙子又说,在他们老家扬中,有一道菜非常有名,草头烧河豚。
河豚红烧,浓汤里裹挟着草头,草头虽只是配菜,却与河豚的搭配是浑然天成,一荤一素,相得益彰。
03
但是在杭州,能吃到草头是真不容易的。
草头,学名是黄花苜蓿。南京人叫它母鸡头,在苏北叫秧草,在无锡叫金花菜——因为会开小小的金花。
我有一次,在朋友圈里看到有人感叹,说在杭州他家附近的菜场居然买不到草头,很是郁闷。后来跑了好几个菜场,也没有买到。
最后怎么办,在万能的某宝上解决问题。
收到草头的时候,连日阴雨一下收了,流浪的太阳也顺利归来,春天之春意扑面而来,就着阳光,吃一碗草头肉丸汤,真有此生何求之叹。
草头在上海,其实也是春天里很常见的菜肴。草头最嫩的时候,最宜于清炒起来吃,有甘甜的滋味。酒香草头、糟油草头两种做法,也很常见,清清绿绿的,特别有春天的明媚感觉。
上次扬中的服务员说到,草头烧河豚,确实是人间美味。
我和路边饭店老板打趣——你这里是高新区,都是世界级的大公司,江苏人估计不少的。你既然已经有了草头,那么河豚也应该配备起来。
虽开的是小店,眼光却是要国际级呀。
老板哈哈哈笑起来,用苏式的脆生口音说,这个建议蛮好的,河豚嘛,简单的,过几天他就去钓几只来。
04
草花,叫黄花苜蓿,我不甚了了。
但是苜蓿作为一种蔬菜,是历史悠久的——常在唐诗里出现,也就不多说了;在国外也很常见——爱默生曾写梭罗:
“他喜欢苜蓿纯洁的香味。他对于某些植物特别有好感,尤其是睡莲;次之,就是龙胆、常春藤、永生花,与一棵菩提树,每年7月中旬它开花的时候他总去看它。他认为凭香气比凭视觉来审查更为玄妙——更玄妙,也更可靠。”
苜蓿的香,到底是怎样的“纯洁”,恐怕梭罗自己都难以一下说清吧。但是煮成汤,江浙沪的人还是很喜欢吃,到底清鲜可口,适合这个地方人的口味。
一个地方的人,饮食上有一个地方的口味,这是乡愁。
再简单的食物也会有乡愁。然而乡愁是什么?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到,初次出国,他的奶妈,偷偷把一包用红纸包裹着的东西塞进箱子底下,悄悄对他说,假如到了国外,水土不服,老是想家,可以把红纸包裹着的东西,拿来煮一点汤吃。
包里是什么?一包灶上的泥土。
现在到底时代进步了,物流快速,不用煮泥土汤吃了,可以容易地买到一包草头,煮一碗草头汤。
周华诚
专栏作家、摄影师
著有《下田:写给城市的稻米书》《一饭一世界》
《西湖时光:遇见24节气》《草木滋味》等
新浪微博:周华诚
ng
杭州野菜地图
草头
在哪儿采:八卦田、城郊的田埂里
马兰头
在哪儿采:大清谷、梅灵隧道、九溪、龙井、西溪湿地、大岭塘
荠菜
在哪儿采:九溪、孤山、杨公堤、老余杭
马齿苋
在哪儿采:良渚、紫金港、满觉陇、茅家埠
诸葛菜
在哪儿采:杨公堤、太子湾、良渚、花圃
香椿
在哪儿采:良渚、上天竺
莼菜
在哪儿采:西湖、城郊的湖泊
茨菰
在哪儿采:里西湖、西溪、紫金港启真湖
粉丝福利春天的野菜★互动时间:3月5日20:00-3月8日20:00
★参与方式:在本文右下角点击“写留言”,分享“家乡的野菜”,体验君将随机抽取2位粉丝,获得五格木盒多肉一组~
★领奖方式:在收到体验君的中奖提示(例:恭喜您获得……)后,请在后台留下自己的姓名、联系方式及收货地址
(参与互动留言必须与话题相符,一个账号仅可入选一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