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视点著名自然医学家兼临床营养学家

所有疾病都源于肠道

——医药之父,希波克拉底

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时代!

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人类寿命最长、生活物质水平最高、医疗水平最好的时代;然而,我们的健康问题却正处于最坏的时代。各种自身免疫疾病发病率以惊人的速度上升,越来越多的人被慢性腹泻、慢性便秘、无法缓解的腹痛、不明原因的腹胀所困扰,抑郁、焦虑成为了城市人的常见病,各种慢性病已然成了社会性流行疾病......这只是巧合吗?很显然不是。

这种种问题,可能都源自于我们的肠道,源自于“肠漏症”。

接下来的内容希望大家能仔细阅读完!

肠漏症的发病机制

肠道在健康状态下只有轻微的渗透性,就像一张完整渔网上的小孔,只允许少量的水和营养物质渗透过肠道的弱屏障进入血液,这是消化过程中一个正常且必要的部分,也是身体获得营养的关键步骤。然而,当肠道壁上的孔隙过大,肤质和酪蛋白等较大的分子与其它外来微生物也可以通过肠壁,开始在全身范围内活动。这些大分子物质是不应该进入血液的,身体会把这些物质当做外来异物做出反应,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当发生这种情况时,人体任何器官都可能收到影响。

可能很多人听到“肠漏症”这个词的时候,一定认为是在开玩笑。我能理解,这个名称本身可能会让一些人难以理解。但是一旦忽视这个显得有些傻的名字,人们就会意识到这个隐性流行病的严重性、普遍性和破坏性。

人体的消化道表面积约为平方米,相当于一个网球场的大小,这是一道重要的免疫屏障,保护我们免受疾病和污染的侵害。每天有成千上万的微生物和消化副产物与这套关键防御体系接触。这条精巧的肠道要做的工作非常微妙:将肠道内容物与身体自身组织区分开,管理营养素的吸收,整体监督寄居微生物种群与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际上,从这些活动和杀灭外来入侵物方面来看,肠道占免疫系统功能的70%。

为了保持健康,肠道需要仔细地维持与几万亿微生物的共生关系,这些微生物的细胞数是人体总细胞数的10倍,这些微生物中有好(互利共生生物)、有坏(病原体),也有只是随波逐流的中立者(共栖生物)。多数专家认为,一般健康的微生物组成约85%的好与中立微生物加上15%的坏微生物。这些坏的微生物可以创造一个动态平衡,从而保持免疫系统收到良好的训练,随时准备抵抗危险病毒和其他抗原。

每次进食时,肠道中的免疫系统就必须分辨出敌友,对营养素、微生物、细菌、小虫做出欢迎或驱逐的反应。健康的免疫系统会保持安静警惕,就像一个魁梧的保镖,会接受好人,迅速驱逐坏人。但是,当肠道被残忍而不守规矩的群体围攻时,如环境中的毒素、营养不足的饮食、压力、药物或其他因素,“保镖”就会不堪重负,防御就弱化。此时,机会性致病菌就会采取行动。这些麻烦制造者会趁免疫力虚弱之机入侵人体。

一旦占领据点,这些坏细菌就会改变肠道内的环境。它们会将益生菌驱逐出去,在此安家,取代负责产生维生素的益生菌的位置,侵入肠壁,使肠黏膜上产生孔隙,导致肠道内酸碱平衡改变和酵母菌过度繁殖。最终,肠道最外层的屏障上皮组织就会开始被削弱。正常情况下,上皮细胞间的连接可以起到严密控制闸的作用,防止有害分子渗入血液。但是,肠壁组织被削弱后,这些闸门就会打开,保持开启状态的时间也会延长,使得毒素、微生物和未消化的食物颗粒直接渗入血液,随血液在全身循环。

现在,所有人都会偶尔经历几次肠道渗漏,虽然我们可能永远都发现不了。这些微生物偷偷溜出去后,免疫系统会释放出抗体来中和这些入侵者,危机就解除了。但是,如果肠道渗漏成为慢性问题,这些游离微生物的潜在毒性就意味着肠道渗漏不只是局部急性消化问题了,它已经成为一个系统性综合征,会对健康产生重大、广泛甚至致命的影响。身体的炎症反应,也就是免疫系统试图保护身体的反应,可能就会锁定在“开启”状态上,开始攻击一切它遇到的物质。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你就会有患终身衰竭性自身免疫疾病的风险。

哪些疾病与肠漏症有关

动物和人体研究以及发表在《临床胃肠病学和肝病学》(ClinicalGastroenterologyandHepatology)与《肠道》(Gut)等期刊上的研究都表明,肠漏症(或肠道渗透性增加)与下述症状和疾病有关:阿尔兹海默病、帕金森、自病症、焦虑和抑郁、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代谢综合征、糖尿病、狼疮、多发性硬化症、风湿性关节炎、乳糜泻与麸质过敏、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与其他肝功能障碍、皮肤炎症、过敏性疾病、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桥本氏病等。

为什么肠漏症会在现代世界流行?主要有以下五种因素

(1)食物供应的堕落:永远过剩的糖、未发芽的杂交粮食,再加上其他营养的匮乏,加工食品可以很容易的损伤肠道。

(2)环境污染的恶化:短短一年时间内,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接触到多达种未经测试的环境化学物质和毒素。

()现代生活的巨大压力:研究显示,压力生活经历会引起益生菌多样性的下降,进而导致肠道内有害细菌的过度繁殖。

(4)对微生物的无情战争:我们的文化对自己身体和家居的过度清洁有着严重的依赖,用广谱抗生素来治疗所有小病,过度加工的食物已经瓦解了先天的微生物平衡。

(5)药物滥用:合成药物已经通过破坏屏障、损害肠绒毛和大规模地消灭益生菌等方式伤害了我们的肠道。

虽然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增加肠道渗漏的风险,但是大多数人都需要面对不止一个因素。

肠漏症解决方法很简单:把“老朋友”迎回肠道

从农耕生活发展到工业化生活,再发展到城市与城郊生活,我们逐渐与很多造就人类的事物拉开距离。从细胞比例上看,我们体内90%的细胞都是微生物。为了让人体内外的生态系统和谐共存,相互支持,我们需要将现代生活的优势与那些多年来帮助我们保持健康无病的简单习惯结合起来。

我们将无数种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和其他微生物当作老朋友一样迎回肠道,让它们再来保护我们。这个老朋友理论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微量接触来重新恢复体内的微生物多样性,少量地、重复地接触“污物”,如细菌、土壤、灰尘、植物等,我们就可以建立与这些微生物的自然共生关系。微量接触类似于一种天然免疫接种过程,让好的微生物以稳定速度进入我们的系统,与我们的基因相互作用,强化并教会我们天然的肠道菌群如何最好地与周围环境互动,从而强化人体免疫系统。

我们需要做的事情非常简单:只吃应季和本地食物;多在户外运动;拥抱在叶子里打过滚的宠物狗;让孩子们在运动场上玩泥巴,把手弄脏等等。

我们还要注意避免一下行为:过度害怕细菌,把所有东西都喷上消毒液,每次疼痛时都服药。

仅仅通过更简单的生活方式,加上每天微量地与自然界丰富的微生物接触,我们终将可以恢复肠道中的老朋友的种群数量,让它们帮助我们维持肠道平衡,恢复容光焕发的健康状态。

精彩预告:

《肠道君-全民健康科普系列公益讲座》第期健康公益课主题:为什么有些人吃益生菌没有作用?——







































治白癫疯办法
治白癫疯办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liangmaicai.com/jhln/39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